孩子上初中后焦慮抑郁,下午上課精力不集中,上課也感到很累,就感覺沒在學校學了。
孩子們的各種壓力交織在一起,卻又都很有借口。
初三開學,身體不適,在家休息一周后就想請假。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看到幾個男生很少交流,我告訴他們,為了克服焦慮,你要懂得利用人的天性,明白到底該怎么樣做才能讓自己不焦慮。
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去年有位家長,她跟我訴苦說他孩子讀初三了,還是郁郁寡歡,沒有動力讀書。
后來她跟孩子談心,告訴她孩子壓力太大了,每天腦子里都是“還有什么”,問孩子怎么辦,孩子說還有很多同學都在重點高中上學,就他還有很多人沒有上學。
這位媽媽有點擔心了,又著急了,說孩子那些基礎差的同學,本來就不適合讀書,現在更不適合上學。
但是她想了想,還是堅定地說,只要孩子學習,那就支持孩子,哪怕再苦再累都要讓孩子堅持。
這位媽媽說,當時看到孩子真的在拼命努力,而她則更加焦慮了。
孩子學習成績一直優秀,在全班同學中都是佼佼者,而她則被班級里的幾個學習不好的孩子“甩”下來了,放在了一個角落里。
孩子很難過,自己的努力看不到回報,媽媽便把所有的過錯都歸咎于自己,指責他不懂事,殊不知,他才是最可憐的,因為他的媽媽只看到了他的差距,而忽視了他的付出。
還有一個案例,父母覺得孩子性子慢,做事不大氣,所以生怕孩子出去外面會被別人欺負。
于是就不斷地給孩子灌輸“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這樣的信念,催促孩子趕緊干,把孩子催得煩了,就開始謾罵、侮辱,甚至毆打孩子。
殊不知,你的情緒狀態,孩子怎么能感受得到。他以為他得到了什么,是因為他怕你生氣,也是因為他感覺到你沒有理解他。所以,孩子會逐漸失去對你的信任,也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還有的父母說,自己在家里是個“高高在上”的人,出門就像是個小老頭。
有些孩子喜歡在家里發脾氣,跟父母對著干,不管誰說的話,他都認為是對的,是對的。
這種情況,父母就要考慮孩子是不是在其他方面出現了問題,比如內向、不善言談、沒禮貌,甚至有暴力傾向,需要幫助孩子改正。
如果是這樣,一方面,父母一定要安撫孩子,給他“面子”,讓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另一方面,父母可以和孩子商量,改變教育方式。
如果是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可以通過書信或者是跟老師的溝通,先去了解下情況,如果是自己孩子錯了,那么可以讓孩子說說一說,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
如果是孩子在學校跟其他同學發生矛盾了,家長不要急于去找孩子的麻煩,而是要問清楚原因,聽一聽孩子怎么說,如果孩子說了,那么肯定有針對性的去和孩子溝通,在跟老師溝通的時候,注意語氣和措辭,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是被重視的,這樣孩子就會感覺很受尊重。
如果是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負了,父母要先和孩子溝通,然后再了解事情的真相,然后才能判斷孩子是因為什么受到欺負,千萬不能只是一味的去猜測,而不了解事實真相,只會讓孩子覺得你是在埋怨他,可能會讓孩子覺得,你們只是在指責他,根本不關心他在想什么。
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孩子的內心,尤其是情緒的穩定,對孩子的傷害比有身體的傷害更大,沒有人在意的是,孩子的心靈健康比身體健康更加重要,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不要讓孩子迷失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
3. 告訴孩子網絡的正確價值,以免影響孩子的未來
網絡上的東西很多,孩子也都會有好奇心,就像有些家長會跟孩子說,電腦是壞東西,可有的時候,網絡是好東西,但是壞東西可能是不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