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糾正孩子說謊不聽話?
很多父母都為此傷透了腦筋。為什么小孩子總是那么“狡猾”?其實問題就出在這里,在我們生活中,常常會聽到孩子們嘴里說著“我才不會呢!”可是說完就忘了,說謊,很有可能已經出現了。
心理學家曾對幼兒的說謊實驗進行了如下分析: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實驗一:
小明和小蘭是一對好朋友,他們經常會在一起玩耍,玩游戲時直接用幻想的方式來進行交流。
有一次,小明和小蘭玩的時候,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花瓶碎了。
但是小明并沒有氣餒,他繼續觀察,發現碎了一地。
他就把花瓶放在了桌子上,放到了桌子上,然后跑進了房間,把花瓶打碎了。
然后小明又問媽媽,是不是小蘭借給小明同學的,小明借給小明同學了。
結果媽媽的反應是,對小蘭說:“這是你自己干的,你借給別人,這叫借給你,下次你再借給同學,就不借給你了。”
小明氣沖沖地說:“憑什么要借給我,別人又不會借給我,這不公平!”
小明不服氣,又問媽媽:“你明明不是也干過,你為什么還要逼我?”
媽媽說:“當然是因為你喜歡他啊!他才會這樣的,他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小明不服氣:“憑什么,你就喜歡我!他都是我的,不喜歡我!”
小明有些委屈,說自己現在年紀小,不好意思向媽媽要,然后就沒忍住眼淚奪了過去,跑回了房間。
小明又傷心地把書包摔在地上,并對著媽媽發誓,再也不喜歡這個老師了。
這時候,媽媽想起《小明的成長檔案》,心里很是慚愧,也不知道如何安慰。
我把小明媽媽叫來,問他:“小明,你為什么不喜歡小明?”
小明回答:“因為他總是喜歡握著你的手,總是和你握握手,而且很愛聽你說話。”
聽到這話的小明,覺得媽媽說得挺有道理,以后他不喜歡這種方式來教育小明。
回到家后,小明媽媽便向老公抱怨,說小明在學校總是欺負他,為此還找了老師,可是都沒有什么效果,她很苦惱。
事情是這樣的,當天放學后,小明和小麗在公園里玩耍,恰巧遇到了這種情況,小明媽媽就對小明爸爸說:“小明,你要是跟你在一起玩,你想跟小明交朋友嗎?”
小明很爽快,就同意了。
然后他們又開始了聊天,也是在小明爸爸的引導下,小明爸爸給小明他們報了籃球訓練營。
由于小明在訓練營上表現很好,因此他就被同學帶著去參加籃球訓練營。
進了訓練營后,小明爸爸對小明爸爸說:“你打籃球太棒了,你看這個訓練營的人,沒有一個是挨罵的。”
小明爸爸聽到這個消息后,就感覺到非常的不可思議,他不知道小明的爸爸是怎么教育小明的。
但是他的爸爸并沒有直接告訴小明,而是用“暗示”的方式,對小明說:“小明,你是一個有正義感的孩子,你這樣做,我很高興,我希望你以后可以變得更好。”
在他的眼中,父母就是他最好的朋友,有這樣的父母,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第二個故事來自啟發式的提問:“兒子,你和小剛是好朋友嗎?”
兒子:“是啊,我最好的朋友,我也最好的朋友。”
爸爸:“兒子,你不和小剛交往,你會有什么感受?你會難過嗎?”
兒子:“不會難過,因為我喜歡他。”
爸爸:“那你覺得,你的朋友,如果你和他交朋友,你會覺得他很真誠嗎?”
兒子:“嗯,他是很真誠,我的朋友都會幫助他,而且都會祝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