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消孩子的焦慮情緒,是家長能給孩子做的最好的心理輔導,畢竟,任何辦法都比不上溝通。
今天,我們就給出家長如何和孩子溝通的這種建議,幫助孩子一起戰勝焦慮!
相信,孩子是需要理解、傾聽、支持和鼓勵的,就像這位媽媽一樣,希望孩子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但是,為什么我總是引導孩子去正確地表達呢?
因為,當孩子說了,但是,媽媽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
媽媽始終認為自己是對的,自己是為了孩子好,但是這種好又怎么樣呢?
這是因為,當孩子已經慢慢習慣了,并且有自己的想法時,作為父母,就會覺得孩子不聽話,沒有按照自己想要的樣子去發展。
只有當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時,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報。
而一旦孩子的想法被打斷,那么,他們就會不愿意繼續下去,而是選擇用更加憤怒的態度來表達。
我們用情緒化的方式教育孩子,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的反彈。
所以,當我們自己內心沒有足夠的力量,可以選擇用比較暴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時,不妨把這個故事講給孩子,讓他知道,不聽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當然,這樣的方式也是要維護孩子的自尊,讓他覺得自己是重要的。
這樣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2.對孩子提出要求時,適當延遲滿足,和孩子講條件
孩子也會有一些愿望,比如說想要玩具車,但是家長答應了,必須要買玩具車。如果你不想買玩具車,一定要講條件。
這樣一來,孩子會感到很大的壓力。當他沒有辦法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通過這種哭鬧的方式去爭取。
3.對孩子的要求合理,給孩子制定一些適當的小要求,不要超出孩子能力范圍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只要我們給他制定了一個小小的要求,他就會努力去實現。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給孩子適當的小獎勵。
比如說,今天去游樂場玩一會,可以是買一個他喜歡的東西,或者是一個心愛的本子。
孩子堅持做一件事,堅持了一個月,沒有得到任何的小獎勵,孩子的熱情就會降低,也就會產生一種絕望的情緒。
而這些小獎勵往往會降低孩子的心情,讓他覺得沒有價值感。
4.一定要記住你給孩子的一定要是孩子能夠堅持下去的
毅力,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說孩子能堅持做到的,那就給他一個承諾,比如說他堅持一周做到了,就給他1個小獎勵。
這樣堅持下去,你會發現,孩子的心情就會變得很好,也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指令,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耐心。
5.家長一定要用對方法
如果家長運用得不好,也許會影響孩子的執行力。
有一些家長在執行的過程中,會因為孩子的表現不好而著急,但是卻不知道應該如何去調整。
其實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轉換一下思路,把方法技巧更簡單,從簡單的開始做起,先讓孩子能夠集中精力,做出正確的選擇。
然后再慢慢提高要求,這樣一來,孩子對于學習就會更有耐心。
6.多給孩子表揚和鼓勵
很多家長會看到這樣的情況,孩子明明非常的機靈,在學習的時候,可能總是容易走神,家長也不知道。
其實,孩子在這個時候,尤其是上小學的時候,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習來說,會很吃力。
所以,很多家長會說,我們家孩子就是貪玩,每天都會寫到很晚,家長一催促,他就會頭昏腦漲的,大腦神經活躍。
那么,是不是只要我們一催促,孩子就頭昏腦漲呢?
對于我們家的孩子來說,“盯”的這個習慣,跟學習態度的好壞也有一定的關系。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是因為學習壓力過大而導致的上癮,我們是否要從內心深處思考這個問題呢?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來自于父母的關愛、鼓勵和支持,如果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來自家長的情感支持,他們就會沉迷于虛擬世界,尋求一種情感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