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青少年心理咨詢師 彭玲玲
孩子偏偏比較小,還不愿意出門,也不愿意和小朋友玩,這不就是叛逆期嘛,還打父母。而孩子很多時候與父母的相處模式,在父母的言談舉止上,都有一套評判、評判、評判的標準,孩子認為自己無法達成父母的期待,所以就去與父母對抗。
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什么是青春期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
青春期是人體生長發育到成熟的重要時期,孩子的身高、體重、肌肉發育都在這一時期達到了快速增長的階段。
此時孩子的生理發育和心理發育是在這一階段完成的。
青春期的孩子是最講究身體發育的,在這一時期,孩子身高、體重、肌肉骨骼發育都會進入到第二個階段。
生長突飛猛進的快速增長也是青春期孩子的典型特征,其中生長突飛猛進在第一階段。
其次是身體的迅速生長,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了身體的快速生長,他們的身高、體重、骨骼、肌肉骨骼等都會生長發育比較快,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了自己的身體意識,會在一些事情上表現出很大的變化。
此階段的孩子開始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但又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于是就容易出現偏科現象。
當然這種情況并不是孩子的錯,主要原因是家長和孩子的溝通方式不對。
第二個階段,就是孩子12-15歲,也是孩子的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大都性格倔強又敏感,內心十分渴望得到尊重和認可。
所以他們也會更加注重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價值,也希望自己能夠得到父母的認可,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要注意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
第三個階段,就是孩子12-15歲,也就是青春期,我們在這個階段有了新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有了一定的能力,且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判斷能力。
他們有了一定的判斷能力,也已經具備一定的判斷能力,家長要做的就是通過溝通、協商,達成一致。
否則,家長強硬的要求孩子去做,那么孩子就會產生反抗、逆反心理,最后不僅不利于孩子的成長,而且還會讓親子關系變得更加糟糕。
02 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
家長在孩子的叛逆期間,可以適當的給予孩子一定的表達自己的機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
有時候,孩子的叛逆期并沒有那么可怕,家長如果能夠理解孩子,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孩子就會更加愿意向家長表達自己的內心。
03 家長要意識到自己的情緒
很多家長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不自覺的就會有一個評判,就是自己的溝通方式有問題,導致孩子不愿意與家長溝通交流。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家長認為自己是在與孩子溝通,但是孩子卻不愿意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這就表明,家長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孩子牽著鼻子走。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心靈的橋梁,孩子向父母傾訴心聲是因為將自己的困難告訴家長,希望家長對此給予理解和安慰。但是家長也是人,也需要不斷學習,和其他人進行溝通交流,才能更加了解孩子,也能及時掌握孩子的情況。
而家長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也要注意溝通的方式和內容,讓孩子更愿意聽家長的話,能夠更加認真的進行溝通。
家長與孩子進行溝通要注意溝通時的態度,
1、 尊重孩子
有的家長脾氣很暴躁,看到孩子犯錯誤了就會很生氣,對孩子又吼又罵,甚至用很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不僅會影響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關系,還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
而且這種行為是非常不尊重孩子的,如果家長經常對孩子吼罵,時間久了,孩子也會變得非常沒有禮貌,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尊重自己的家長。
2、 信任孩子
孩子雖然犯了錯誤,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自尊心,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把握好時間的同時也要學會信任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能讓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變得更加自信,也能讓孩子獲得更多的朋友。
而且孩子也會因為這種尊重而對自己更加有自信,更加愿意去改正錯誤。
3、 樹立榜樣
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受到父母的影響。家長如果在孩子面前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用命令的語氣去和孩子說話,那么孩子很可能就會變得很叛逆,認為自己什么都不懂,所以應該以家長的樣子去學習和生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樹立榜樣,給孩子更多的自由,自己也要在適當的時間內多陪陪孩子。
當孩子犯錯后,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
1、 明確規則
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小時候玩耍磕磕碰碰的事情沒有什么影響,但隨著孩子的長大,這種想法就會越來越嚴重,所以家長應該明確告訴孩子不可以這樣做。
比如說:如果在公園里你看到了狼,那么媽媽就告訴孩子我們遇到了狼,如果你有這個行為,媽媽就會幫助你,媽媽相信你以后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而且如果你想要這樣做的話,就一定要向爸爸學習,這樣爸爸就可以在公園里看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