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家暴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不聽話家暴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現在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放棄個人自由,使出渾身解數,仿佛曾經有一種解放天性的模式。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也把對父母的不認同帶給了孩子。這種“父母式的自虐教育”,不僅對孩子有害無益,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也是極為不利的。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種情況下,家長們應該如何修復孩子的內心呢?
一、父母要學會“積極的傾聽”。
只有孩子愿意向父母傾訴自己的內心,家長才能夠對癥下藥,幫助孩子平穩(wěn)的度過叛逆期,
而這也是孩子們叛逆期所需要的。如果家長能夠積極的傾聽孩子的想法,那么孩子也能夠在自己的情商和分析能力中,漸漸的提升自己的智商。
二、傾聽孩子的心聲。
1、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的角色是幫助孩子一起分析問題,幫助孩子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去指責孩子。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不要急于去指責孩子,給孩子一些建議,比如說:不要急著去糾正孩子,給孩子一些時間,孩子的問題行為一定是因為父母的不理解。
同時也要學會傾聽,這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尊重,感受到被重視,這就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事情,做這些事情到底有沒有給父母帶來什么好處。
2、不輕易對孩子下結論。
孩子做了一件事情,可能會說出一些讓父母傷心的話,比如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沒看到我正在做飯嗎?你怎么這么粗心?讓我這么不小心。孩子的很多行為其實都是和我們的評價有關系的,他做的好可能是因為我們的評價是主觀的,或者是我們評價是主觀的。
但是如果孩子真的是因為我們的評價而造成了影響,那么孩子真的會變得很有責任感,有擔當。他會有很好的責任感,所以孩子是會理智思考的,知道事情是有好處的。
3、用我們的眼睛看世界。
我們可以在這里用我們的思維導圖來看待世界,用我們的耳朵聽孩子說話。我們和孩子的心靈的距離也會在這里搭建。我們用我們的眼睛看世界,我們的手背會更寬。我們用我們的手畫著畫著,我們的心就會被孩子握在手里,孩子也會成為他自己,我們把我們的思維拉到我們的手中。
那我們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我們可以用情緒的方法,我們可以表達出來,孩子也可以表達出來。
我們在與孩子的交流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不要把自己的情緒加劇給孩子,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想好了再說。不要再讓孩子聽你后面的話了,我們要堅定地說出來。
我相信孩子會和我們的感情很好的,我們倆有時也會因著急,可能會說些違心的話。這時候父母就要認真地對孩子說,“我看到你今天這樣,我很心疼。”孩子可能會聽的比較多一些。
2.理解孩子
父母應該這樣說:我知道你很想要去玩,我知道你為此很難過。但是媽媽知道你不想被人打擾,我也有責任,能夠理解你,因為我知道你現在玩的很開心。你可以和我說說,你是怎么想到要去玩的嗎?”孩子可能會說:“我覺得很好玩。”這樣孩子就會覺得父母聽到他想玩的這個話題是理解他的,也是了解他的。
3.和孩子一起討論
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游戲的規(guī)則,可以讓孩子更有參與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游戲相關的要求,比如說:“一天只能玩游戲一次哦,超過3個就不能再玩了”“玩手機時間加長費時費時費媽隨時會后悔”等等,讓孩子覺得被尊重,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同時也可以和孩子做一些相對應的約定,比如說“如果我玩完了,就不能再玩了,要是明天還想再玩的話,媽媽就把手機沒收,讓他再玩2個小時”。這種方式是為了讓孩子有參與感,讓孩子能夠和父母在約定的時間里做到自我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