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樣幫助孩子考試前的焦慮?
“我家孩子說:‘媽媽,我要把考試當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p>
孩子考試前焦慮怎么辦?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焦慮的本質是什么?
考不好,擔心,懷疑,糾結。
此時如果想真正幫助孩子,父母必須要做好功課:
了解孩子的問題
幫助孩子分析是如何影響成績的,對癥下藥。
注意孩子的焦慮和緊張。
作為父母,首先要關注孩子的健康和情緒,
不要一味地批評。
在緊張和焦慮的情緒下,父母很難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做法,沒有理解孩子為什么會這樣,他們只想找到一個宣泄口。
父母的嚴格要求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孩子的壓力。
所以作為父母,在考試前先要建立對考試的合理期待,孩子能夠以正常的心態去迎接考試。
父母的改變,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
有些父母一開口就是:
“還有五分鐘就考了,你還有多長時間?”
“你的作業還沒有完成嗎?趕緊抓緊時間寫!”
“為了寫這五分鐘,你就不能好好寫?”
可事實上,對于一二年級的孩子而言,他們是完全可以調節自己的情緒的,根本做不到做到心平氣和,甚至連吼上幾聲帶刺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所以,我們必須首先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并且在不完美的情況下,靜待花開。
在媽媽無條件的支持和信任的陪伴下,小希能夠克服對學習的抵觸情緒,慢慢開始重新樹立起對學習的信心,
最后順利考上了重點高中,畢業后在成人禮中成為了一名老師,實現了讓人羨慕的夢想。
很多父母可能不知道,曾經的小希會因為沉迷游戲、動畫片而導致成績下滑,脾氣暴躁,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不愿與外界交流,情緒也越來越差。這一切都是游戲“惹的禍”。
其實,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喜歡玩游戲,但卻不知道為什么孩子喜歡玩游戲。
游戲是一個把復雜事物條理化的產物,游戲通過游戲的設計將人復雜化,游戲的目標、任務設定和時間的限制都牢牢把握在游戲上面,所以孩子們很容易沉迷于游戲中。
著名的德國心理學家模擬考過馬加爵,他在考場上 手心拿了一把槍,然后他一直玩到槍口無聲的電擊。呆了整整十年,從來沒有交過一次作業,后來他選擇了自殺。
孩子們因為游戲而瘋狂,可是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孩子因為游戲而迷失?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于游戲?
孩子為什么會沉迷于游戲?
1.滿足孩子的成就感
很多家長為了鼓勵孩子,會對孩子說:“你真棒,你真聰明!”
孩子是很聰明的,他可以從別的地方獲得認可,這會讓他獲得成就感,也會讓他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所以,為了防止孩子沉迷游戲,家長會監督孩子,不斷地給孩子打賞,然后再給予鼓勵。
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激勵孩子繼續保持這個行為,讓孩子不斷進步。
但是這種“獎勵”的方式,只是治標不治本,孩子不會沉迷于游戲,反而會因為家長的這種“獎勵”而更加追求更加的游戲。
因此,我們應該看到,我們的教育引導就應該是積極主動的。
一個具有良好習慣的孩子,可能會更容易獲得成功,所以,我們需要有針對性地讓孩子得到認可。
只有孩子擁有積極進取的行為,才有可能會更容易獲得成功。
4、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一個沒有生活興趣愛好的孩子,可能會更容易沉迷于手機,而如果孩子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或者是孩子感興趣的東西,那么,他們就不會對手機“上癮”。
那么,我們就應該給孩子培養一些其他的興趣愛好,以分散他們對手機的注意力。
我們可以帶孩子多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尤其是去一些能讓孩子著迷的地方。
讓孩子在沒有手機的情況下,接觸到更多有趣、富有吸引力的東西,比如:運動、旅行、閱讀等等。
我們也可以多帶孩子去逛逛博物館、科技館,去參觀博物館,讓孩子接觸到很多有趣又新穎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