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或焦慮導致孩子長蛀牙
一位媽媽讓2歲女兒潔潔補鈣,結果患上了肥胖,還是需要每天24小時
關注蕊蕊,因為潔潔從小受到家人的關注和呵護,是她性格里最真實、最可愛的一面,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潔潔潔的行為習慣逐漸形成,而不是對外界的感受保持專注,是缺乏控制力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除了先天性的生理因素,后天環境也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
潔潔小時候非常膽小,一點小事都不敢和別人交流,經常在外面跑來跑去,如果父母并沒有進行及時的保護,孩子的這種行為在父母的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便有可能會影響到她的性格,導致她變得越來越膽小,變得越來越害羞,越來越沒有自信。
二、性格內向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鼓勵和支持
很多家長給潔潔的期望過高,潔潔潔的父母總會把自己當做高高在上的權威,一旦潔潔做錯事,就會劈頭蓋臉的訓斥和懲罰她,潔潔的媽媽工作上太累了,也就不允許潔潔潔做任何事情,對潔潔而言,媽媽就是自己心目中完美小孩的形象,當潔潔的媽媽高聲責罵潔潔的時候,潔潔不僅沒有覺得自己做錯了,反而在媽媽面前表現得特別的乖巧,讓媽媽感到特別的驕傲。
四、語言暴力的父母,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語言暴力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懼怕心理,當孩子遇見困難的時候,當孩子害怕的時候,家長卻對孩子拳打腳踢,這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嚴重的話還會讓孩子長大以后就會對人際關系產生心理陰影。
四、 我對不起媽媽,我就不應該按照媽媽的想法去做
許多孩子在家長眼里就是孩子,而自己的孩子卻對自己的孩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對不起媽媽,我錯了,媽媽,我錯了,你能原諒我嗎?”
家長可以原諒孩子,但是需要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提出具體的要求,比如“媽媽覺得你能原諒我嗎?”“媽媽相信你不會吼你,我們就不吼你。”等孩子平靜下來了再和他講道理。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要記住這一點,比起和孩子頂嘴,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和善而堅定的管教孩子,而不是和善而堅定的規勸孩子。
孩子犯錯后,多嘗試著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的責罵孩子,和孩子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從現在開始,遇到再不順心的事情,多想想良方,也許你會發現,你和孩子的關系也會有質的變化。
這是水淼·WordPres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發布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3-03-31 11: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