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知識大全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
“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孩子喜歡偷錢,偷東西怎么辦?”
“孩子偷東西,怎么辦?”
“孩子亂摔東西怎么辦?”
……
也有的父母說:
“為什么我家孩子,寫作業總是磨磨蹭蹭,而別人家的孩子就從來不是這樣?!”
今天就想說說為什么很多孩子越催越慢?
大家的邏輯在哪里?
就像有的父母說:
“你看人家家孩子,每次都是寫作業又快又好,就這一個字,連碰都不能碰。”
其實,你仔細想想,就能發現,你催促孩子的,真的不是催促他們,是因為他們沒有聽懂你的催促。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白熊效應”,
人在面對一頭白熊的時候,往往會產生這樣的心理:
你越是不讓我做什么,我偏要做什么。
其實,孩子不是不聽話,而是因為他還沒能力反抗父母的指令,無法真正對抗紙上定律。
圖片來源于網絡
心理學家米盧梭
在他的《兒童教育》一書中,就提到過:“如果你養成了習慣,一輩子都享用這種習慣;如果你在這種習慣驅使下,你總能在某一時刻感覺到,你的孩子正在被人接受你的壞習慣所控制。”
對于孩子來說,最初階段的矯正,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與關愛,堅持原則,及時干預,不可任其發展。
如果孩子已經養成了壞習慣,也許我們就需要在前期多花時間陪伴他,給孩子講道理,“多花時間陪伴多觀察,爸媽的陪伴多鼓勵多支持”, 強調“點滴進步”,以此來刺激孩子的改變,激發他們的潛力。
面對孩子的拖拉磨蹭,要清楚認識到拖延是一種壞習慣,它是一種嚴重的行為,我們需要耐心、引導和樹立信心,這樣才會慢慢達到根治。
其實在幫助孩子改掉拖拉磨蹭的行為時,我們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1. 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
孩子不愛學習,一味的打罵就是教訓斥,只能說教而沒有別的用。
學習是孩子的事情,學習是孩子的天職,我們沒有理由不信任孩子的學習。但是,當我們沒有規則去掌控孩子的學習時,我們就要以主動、正面去影響孩子。
比如當孩子不想做功課時,我們可以這樣跟孩子溝通:
我知道你也不想玩,但是……………………
可以嗎?媽媽相信你可以…………
比如,孩子不想吃蔬菜水果,我們可以說:“我知道你不想吃,但是我們一起吃,好嗎?”
如果我們不同意孩子的觀點,我們可以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
孩子,因為我們不喜歡吃蔬菜水果,所以今天這個食物可能要吃好多好多,甚至我們不要一口飯,讓孩子自己吃完不要掉到肚子里哦!
這就是邊界感,當我們不想讓孩子一味的順從時,要清楚孩子到底是在對我們不滿意,還是不滿,然后我們才能去解決問題。
第三,當孩子獲得歸屬感時,價值感就會隨之上升,他開始去主動思考我是誰,我在這個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所以這個社會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但是身為父母的我們,知道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而不是去控制他們,塑造他們,讓他們成為自己內心自信的那一部分,這樣,他們才能體會到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從而更加地去處理問題。
這就是邊界感的具體表現,幫助孩子明白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感,這樣他們在人際關系中才能更加自信,而不是在人際關系中感到自卑。
所以說,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父母與孩子的邊界感就是幫助孩子確認自己可以做什么,而且不可以做什么。
那如果孩子在你能夠理解的情況下,把自己的價值、理想與父母的價值結合起來,他就會對自己的獨立變得更加有信心。
最后,父母要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角色,學會和孩子有效的溝通,真正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這是水淼·WordPres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發布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3-03-31 11: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