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腦袋磕地上了,朋友去找父母求助。可是你猜怎么著呢?父母一看孩子把碗摔碎了,氣急敗壞地說:“你這死家伙!摔碎了,你就不是我兒子,以后不得好了!”可是父母從一開始就開始罵:“你長大了吧?你這個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孩子當然就特別痛苦了,明明生病了,被父母罵了,挨罵了,怕挨打了,在心理上產(chǎn)生了一種恐懼感,這種恐懼感是非常令人痛苦的。
可是這位朋友面對孩子時,卻用了另外一種極端的方式,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生的不是孩子,而是一個“精神病人”,這位朋友應該對自己的孩子束手無策。
有網(wǎng)友在評論區(qū)說到:“我這位朋友本身是名牌大學畢業(yè),看了很多的書,還寫了一手好字,很不客氣的樣子。”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其實這樣的孩子,大概很多人都經(jīng)歷過吧,明明父母非常愛自己的孩子,卻總是跟孩子談學習成績,甚至跟孩子進行“說走就走”的旅行,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父母從來都是從不會與孩子談學習,是從不想孩子跟自己多說一句話,再到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給孩子一個健康向上的心態(tài)。
因此,父母要知道,孩子如果一直對父母說“我不想上學了”,無論孩子做什么事情,父母都應該給予肯定,并與孩子一起分析原因,
并告訴孩子“你這樣做,父母會很傷心的”。
父母還是要多傾聽孩子的真實想法,鼓勵孩子與父母分享自己的心情,并給予合理引導,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溫暖。
這種“解鈴還須系鈴人”的溝通方式,是父母在真正理解孩子的基礎上,給予孩子的教育。
學會和孩子有效溝通,讓親子關系更加融洽,并且孩子也會在成長中更加自信,也更加懂得如何解決問題。
因此,當你生氣的時候,一定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亂打罵孩子。
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讓他慢慢平靜下來,這樣才能讓孩子冷靜思考,并且及時改正錯誤。
而不是用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