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胖為此焦慮不安,媽媽們不要急著下結論說孩子太瘦。
今天的我們,首先應該理解,因為我們無法改變大胖子的固有歷史。
無論是從自然角度還是從宏觀層面,大胖子的確有很多讓人“焦慮”的元素。我們對此深表贊同。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不過,如果我們要想改變這種固有的育兒觀念,我們首先應該弄清楚,為什么孩子這么胖,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孩子太胖的原因在哪里。
大多數人認為,孩子出生后,自身的遺傳因素和后天因素才是影響孩子是否胖的主要原因。但其實,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對孩子的身高影響僅僅占了1/3。
為什么孩子身材矮小,往往會有這3個因素,父母如何通過對孩子進行身高管理,來提高孩子的身高呢?
1、父母喜歡使用的“打”方式
很多父母都是信奉“打”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他們認為孩子不能打,不然就是不聽話。
甚至有些家長會在言語中傷孩子的自尊心,這樣的行為其實是不對的。
父母不喜歡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那孩子長大后,性格會是什么樣的呢?
在孩子小的時候,經常挨打,會導致孩子的性格會比較暴躁,
不懂得尊重他人,長大以后,可能會特別喜歡用暴力對待其他的人。
美國哈佛心理學家艾麗卡·法恩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研究:
他們將這些人分成兩組:
一組是常常挨打的孩子,另一組是從來不挨打的孩子。
經過測試,結果顯示:
那些經常挨打的孩子,他們的性格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性格上的缺陷。
比如說,自卑、敏感、多疑、懦弱等等。
而那些經常挨打的孩子,長大后的性格上,往往也會比較孤僻、暴躁、敏感、多疑,
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孩子挨打的原因。
2)“老父親”式教育
中國家長都喜歡在孩子面前樹立自己的威嚴,尤其是老父親,見孩子服氣之后,就喜歡在孩子面前一套自己做的,并且總是批評孩子。
不過,其實這種做法并不能讓孩子有積極的改變,反而還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會讓孩子變得自卑、膽怯。
長此以往,孩子的性格會變得更加孤僻,不愿意與人交流,這樣的孩子往往長大后難以與人相處,也更容易影響孩子的事業和未來。
3)“老規矩式”教育
“老規矩式”教育,顧名思義就是教育孩子一定要嚴苛對待。
長此以往,孩子在為人處世中,會變得唯唯諾諾諾諾,讓孩子不敢與人交流,這種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對此,父母要適當的去引導孩子,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走的更加自信、勇敢,這樣他們也會更加自信,以后在為人處世時也會更加從容不迫。
大家對此有何看法?你們有什么看法分享在下面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