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兒園分離焦慮,是每個父母都遇到過的事情,甚至從幼兒園開學,很多家長在為孩子入園準備前期的經歷都是比較迷茫的。
比如今天一個寶媽給幼兒園的孩子做各種打卡,既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適應期度有問題,又擔心自己無法去接送他的“小怪物”。
這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狀況,可以看成是媽媽們要面臨的困難,不僅是自己需要去適應孩子的新學校,還要應對與“小怪物”之間的“融合”問題。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可是我們這些老一輩的人,真的明白這個道理嗎?
老師其實在孩子入園前,早就已經在進行早期教育,孩子剛入學的時候,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是相當于新手媽媽們更加細心的。
比如說新生代的小朋友還沒有享受到一個全然的照料,我們會先觀察孩子的身體情況,比如說在飲食上,如果你跟孩子身體狀況差一些,孩子自然不舒服。
同時,你也會看到他學習的“坐不住”,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自己都不會用正確的方式來引導他,也是我們自己一手造成的。
當我們想給孩子一些快樂的時候,也不要忘記自己的初衷,所謂的初衷只不過是覺得孩子可以順其自然的成長,而不是想讓他為所欲為。
比如,上面的案例中媽媽就是想讓孩子可以快樂的學習,結果卻變成了為了孩子不快樂的學習。
孩子不喜歡學習,最大的原因還是父母的陪伴不夠。
孩子都喜歡在學習的過程中父母的參與,如果父母總是一味的去干預,把孩子推給老師和學校,孩子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第二,成績好的孩子,需要在寫作業的時候,父母也在一旁默默陪伴著,孩子覺得父母和自己一樣,才是最重要的,
他們的父母能夠給孩子足夠的陪伴,孩子也會變得更加的有安全感。
第三,對于孩子玩手機的事情,要注意制定規則,有一些玩手機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定的時間,如果超時了,要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去約束自己的行為。
第四,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不要給予過多的干涉,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孩子其實并不是家長的附屬品,家長應該更加的尊重孩子,多鼓勵孩子,這樣孩子才會覺得自己是被父母尊重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也會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