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他奶奶說孩子不聽話不透氣,我自己有說八百句好話,孩子才勉強聽。
話太多的孩子,表現的事情越多,他的情緒就會越明顯,因為他的情緒往往來自于家庭,也可能來自于社會。
也許會有一些人會問:“孩子肯定聽話,那為什么還會不聽話呢?”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是因為我們沒有處理好孩子的情緒。
孩子的情緒往往來自于需求未被滿足。
父母自身還有未滿足的需求,那么,就要去找自己的需求,想辦法去滿足孩子,這個需要就是情緒化的表達。
孩子內心缺愛,父母要多花點時間,多帶孩子去親近大自然,和孩子進行互動。
有研究表明,孩子在童年時期,如果跟父母經常發生沖突,甚至是在吵架的時候,都會造成孩子的心理陰影。
因為父母總是在吵架,孩子會有一種負罪感,甚至于會因為父母吵架,孩子會感覺到自己就是一個完人,對不起父母,內疚感油然而生。
當然,每個人的內心都有那么多不被父母所理解和接納的情緒。孩子也是如此。
所以,作為父母,要多花一些時間去理解孩子,傾聽孩子內心的真實念頭,去幫助孩子疏導情緒,解決困難,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真正的關心和愛意。
多給孩子一些關心和愛意,孩子就會感覺到家里是很溫暖的,而不是時時刻刻都吵架的冰冷的。
02
和孩子說說“不”
孩子會漸漸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因為他需要有更多的抉擇。
如果總是用命令的口氣去跟孩子說話,孩子慢慢就會放棄跟父母溝通,變得不再對父母說心里話。
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女兒在我家住的一段時間發生的一些事情。
女兒每天放學回家,寫完作業,就關上門在客廳里看電視。
我讓她趕緊去寫作業,她卻很不情愿的樣子。
我覺得很無奈,但是我又不得不說:“寶貝,你看電視的時候,眼睛要一直盯著電視,那你寫作業的時候,眼睛不可能一直盯著電視,要一直盯著電視。”
女兒聽到這話以后,立馬去寫作業了。
寫作業的時候,女兒需要我們不斷的催促,才能完成作業。
但是女兒一開始確實是很主動的寫作業,我就及時提醒她,等她寫完作業我們再提醒她。
結果就是她寫作業因為不認真,所以經常沒有時間觀念,一直磨磨蹭,經常是我們催促她,她不聽我們的,還和我們頂嘴。
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我們不會好好說話,所以孩子也就慢慢的學會了吼叫。
所以,孩子跟我們頂嘴的時候,我們總是喜歡用吼叫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其實,這樣只會讓孩子離得越來越遠,而我們的催促,反而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沒耐心,甚至會覺得父母越來越煩。
所以,我們要學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會心平氣和的與孩子溝通,這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為什么要讓孩子聽話?
我們都希望孩子聽話,但是我們常常會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認為我們說的話只是在管他們,這樣很容易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所以我們要學會聆聽他們的想法,理解他們,這樣我們才能對他們的行為作出合理的評價。
想要和孩子更好的溝通,不妨試試這三步溝通法。
首先,少命令。
想讓孩子聽話,家長首先要學會傾聽他們,然后才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當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方式不正確時,可以試試以孩子的視角看問題,當孩子與家長的視角不一樣時,家長就可以說,“你想一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么?”
如果孩子對問題的答案不太明白,那么家長可以多使用“用眼睛看”的方法,用啟發式提問、引導式提問的方法,來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比如可以問孩子:“你想一想,有什么辦法,能讓你在下一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呢?”
如果孩子回答對,那就表揚孩子;如果孩子回答錯,那么就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