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安撫焦慮的孩子?
01
成年人常常因小事而焦慮,并有這種想法。這是人們的經驗之談,沒有必要。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其次,孩子很容易在這種焦慮情緒中越陷越深,所以不要試圖對孩子進行管束。
孩子也不想壓抑自己的情緒,所以當他們發現無論自己怎么哭,爸爸媽媽都不管自己了,
會覺得自己很可憐。
如果我們再來看第三部分:焦慮的父母如何引導孩子處理焦慮情緒?
面對孩子的焦慮情緒,我們首先要做的是重新審視自己。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一旦有了焦慮的情緒,就會表現出各種不配合,無論父母怎么勸說,怎么講道理,孩子就是不聽。甚至會大發雷霆,暴跳如雷。
在《美國育兒百科》里講到,當父母意識到孩子有焦慮情緒時,需要對孩子進行關注,但是過度關注,反而會讓自己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
同時,家長也要多觀察孩子的情緒,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
例如:如果孩子本身就有些焦慮,我們可以試著去看孩子平時比較熟悉的動畫片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場景,引導孩子去回憶那些有趣的事情,這樣不僅有助于孩子情緒的安撫,也能夠提高孩子的記憶力,進而提升孩子的感知能力。
生活中,我們也應該時刻注意孩子的情緒,避免讓自己被情緒左右,導致無法自拔,最終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02、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朋友家的孩子我見過幾次,每次去接孩子放學,他都會跟我說:
“媽媽,我今天在學校跟同學打架了。”
“哎呦,你又闖禍了!”
“什么,我剛剛又闖了什么禍?我讓你不要跟我說話了。”
“沒事,下課了。”
“你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兒?是不是又惹禍了?!”
“就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我知道了,我就是故意的!”
孩子的這些話,說明他正處于一個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身份階段,他不想與你說話,甚至不愿和你說話,這是他的一種自我保護。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時間過長,孩子的身心健康一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每個人都會遇到不愿意接受的事情,不想讓人接受的孩子,其實他就是一個受害者。
我們作為父母,就是要想盡我們的保護,也要想盡我們的保護,生怕別人受到傷害,所以我們就得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該怎么辦?
這個問題要從孩子自身的層面去考慮,當孩子有了這樣的認知,他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是因為什么?
如果是因為父母的原因,我們應該怎么辦?
如果是因為我們的原因,我們應該怎么辦?
我想,我們需要通過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去引導他。
我認為這個事情有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在我國有一些非常好的傳統的理念,那就是“世家合家,子彧白首,文不對門。”有一些家族的子孫,他們在自己的家族里是非常有名氣的人物,家族中的其他成員有很好的榜樣。
如果孩子在這個家庭里找到了這樣的榜樣,那么他在今后也會成為一個非常受歡迎的人,或者非常有成就。但如果他很窮,不知道自己家里的錢還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那么他就很可能會非常懶惰。
相反,如果這個孩子從小就能夠懂得家務勞動,懂得在家里幫父母分擔一些事情,那么他的以后長大之后就會非常的有出息,他們可能會做一個小生意,或者是一個非常有成就的人,這些就比較容易成功。
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應該為孩子做一個良好的榜樣。如果孩子不聽話,那么父母也應該教育孩子不能太粗魯下去,首先應該給孩子一個明確的學習目的,為孩子指引方向,這個方向也許能夠讓他的人生變得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