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厭學的心理治療案例
如何幫助厭學的青少年走出厭學的情緒?
案例1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高一的李先生上高一,因為厭學情緒嚴重,很是焦慮,擔心他的同學們會看不起他,覺得他將來沒有出息。
入學以后,李先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有所下降,整天都是擔心和焦慮,學習成績也受到影響。
暑假期間,學校組織了一次家長會,孩子父親給李先生介紹了孩子的情況,李先生通過電話得知孩子從小學習成績優異,一直以來都是別人家的孩子。但是近一年來,孩子的成績一直下滑,李先生焦慮得不行。
他開始反思,孩子學習狀態不對,以前功課做得很好,但是數學成績很差,上初中后,就變得不愛學習了。也找不到什么好的學習方法,針對這個問題,李先生給孩子報了幾個補習班,但是孩子的成績不但沒有上升,反而還是下降了。
李先生和孩子進行了幾次溝通,但是孩子的成績卻越來越差。這讓李先生很困惑,孩子總是喜歡玩游戲,而且還迷戀上了手機游戲,似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費在了游戲上。有一天,李先生偶然發現孩子的手機短信上有游戲畫面,一想到孩子花光了所有的零花錢,李先生火冒三丈,這個時候李先生突然想到了孩子用的手機,他沒有責罵孩子,只是找了一張小學生的照片,上面寫著“偷玩手機”兩個字。
此時李先生也覺得事情不太好商量,不過,如果孩子拿手機,那么就先和他進行溝通,告訴他手機里的游戲是怎么回事。
隨后,李先生的妻子開始思考,這段時間孩子為什么會玩游戲,他們的親子關系又是怎么樣的?
相信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李先生說:“手機也是他送給兒子的一個禮物,手機現在也不是什么稀罕的東西,兒子是在用手機學習,我覺得如果有一天他還是不能幫忙的時候,我一定會干涉的。”
經過多年來的交流,我們幫忙制定了一個假期計劃,先把手機游戲安排在周六上午玩2~4小時,下午4點后再接著寫作業,然后再看書和做家務。由于媽媽當時工作忙,在他剛接觸手機游戲時,并沒有對他的手機進行干涉,但是現在一放暑假,我們和他約法三章,每天在家長監督的情況下,至少半小時玩1個小時。如果平時作業沒有完成,也不能完全不讓他碰手機,一直到點后再讓他放下,我可以允許他玩3個小時,但是玩游戲的時間必須控制在半小時之內。
如果孩子不遵守約定,我必須嚴厲批評他并讓他下次說到做到,再讓他接受懲罰,改為處罰。這個效果好像只要堅持了幾天,孩子的情況就會有一些好轉,到了某個階段的時候,他不再沉迷游戲,但是也會偶爾玩游戲。后來我就開始嚴格管控孩子,孩子在半個小時之后就自動關掉了。
最初孩子去學校的時候,作業要按時按量的完成,每當我檢查的時候,孩子就會很不情愿的去寫,然后我就會說:你的學習態度,你的學習方法,如果他沒有及時改正,那是有問題的,你也不去改正,不學習,將來成績一定會很差,我會控制你的。
在這樣的嚴格控制下,孩子自然而然的就習慣了,他不懂得如何去學習,去努力,然后就會變成了一個學渣。
而我在咨詢中也發現,他的爸爸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有時候只是“督促”他,讓孩子多看書。
他確實也認為,孩子不愛學習,是因為孩子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在學習這件事上,孩子表現出來的差勁,其實也都是他一直想要引起的。
可是他沒有想過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到孩子的成績,他也不知道應該怎么去糾正孩子的行為。
因為他們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強硬的讓孩子改變自己,去努力的去學習。
可是對于孩子而言,他們的內心并沒有真正的改變,就算是意識到了,也可能因為“陪讀”的陪讀,導致孩子產生了更多的問題,影響了孩子的學習,影響了孩子的生活,而且還有可能會因為孩子的行為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壓力,也會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被動,從而越來越差勁。
寫到這里,我相信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真正重要的不是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獲得足夠多的成就感和價值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同時也要告訴孩子,不管成績好壞,父母都會陪著你一起進步,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地建立起屬于自己的自信心,才能讓孩子不斷地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成就感,才有勇氣去迎接更廣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