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焦慮父母怎么教育孩子?家長焦慮孩子怎么教?家長焦慮孩子怎么教育?孩子太依賴父母怎么辦?
文章開頭,我的朋友分享了自己上初中的女兒,曾經因為自身學業壓力過大而產生嚴重焦慮,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好幾個月,朋友給我分享了自己的經驗。
剛開始的時候,我焦慮的情緒并不嚴重。如果她每天早上給我打電話,我是不會焦慮的。可是過了一周,電話再次傳來,她開始焦慮。因為我發現她又不肯上學了,去學校也提不起精神,情緒不好。她的母親這時候才開始著急。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建議她帶孩子去做心理咨詢。但是母女倆都沒有帶孩子去做咨詢。這個媽媽也開始著急,不停地跟我抱怨,說自己的孩子越變越差勁了,經常說自己以后不想活了。
聽完她的描述,我的內心十分焦慮,我決定幫助她,想要通過咨詢的方式去幫助她。
我跟她媽媽聊了一下,這位媽媽很理解我的感受,因為她兒子的同學小A,已經被休學,在家停課在家休整一段時間,我和她有類似的經歷。她的兒子在小學二年級,一次偶然間聽到老師說她兒子上課的時候老走神,老是做小動作,還喜歡發呆,好像全世界都跟她不在一個方向似的。她說她很擔心,孩子是不是得了厭學癥,她趕緊帶著兒子去醫院檢查。
兒子被診斷為學習障礙,其實孩子很聰明,只是需要更多的鼓勵和幫助,哪怕只是簡簡單單一句話。
小A的媽媽覺得非常好笑,也非常欣慰,因為她感覺到了孩子其實對這個世界還有很大的好奇心,她也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積極向上。
小A的媽媽說她兒子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一次考試成績出來了,全班第一,可是班主任卻只有一個,老師看到小A的成績后就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孩子跟沒事人一樣,這個老師說什么都不聽。
而且這個老師還總是說:孩子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其他什么都不用管,可是在家里小A每天晚上都要學習到很晚,回到家之后,媽媽就會很生氣,對小A說:“你怎么這么沒出息啊?就連你在學校里學到的東西都不知道學到了嗎?你什么時候才能把成績趕回來啊?”
小A聽完之后,心里非常不舒服,本來好好的一個孩子,怎么會因為媽媽這樣說,被媽媽這樣說,內心更加委屈,到了上學的點,就不想去學校,還是跟媽媽說了一大堆的理由,還跟媽媽說媽媽我這次考得不好,可能會跟不上了,沒有以前的那么優秀了,還有點小聰明,希望媽媽不要再這樣對我。
小A的媽媽并沒有意識到,孩子這種情況,真的是因為學習能力不夠嗎?還是因為不相信孩子,自己的情緒管理不夠。
如果你經常說:“你怎么這么笨,這么簡單的題目都做不了”,或者說:“你怎么這么懶?”,那你也許可以想一想,如果孩子是對你說:“媽媽,我不行,我很笨,我做不好。”
這就是否定式的語言暗示。
否定式的語言暗示,指的是把孩子的錯誤和其他的孩子進行比較,給孩子貼標簽,認為孩子是沒有努力,對不起父母對自己的付出,認為孩子就是“笨”“沒用的人”等,這樣是極其負面的批評。
其實,否定式的語言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內心被否定、被指責,孩子會因為“沒人肯定、沒人肯定”,漸漸變得極度自卑。
說到這,不知不覺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個繪本《為什么我總是不自信》。
繪本的主人公小蘭,是一個不自信的人,總是在否定別人的價值,最后,竟然也因為抑郁癥而被警察叔叔送進了精神病院。
有人說,她的父母從來都沒有真正看過她一眼,所以,她永遠都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