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開始不聽話了怎么辦?
01
“越打越皮,一碰就哭”,關于孩子的教育我想先說大乳兒。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父母的言語暴力”是語言暴力的克星,如果說父母經常使用“暴力”的話,那么孩子的語言暴力就會成為“慢性毒藥”。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孩子就是因為家長的言語暴力而導致孩子發展出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比如:
孩子不敢頂嘴,或者是唯唯諾諾不敢反抗,都有可能是因為家長“口無遮攔”的話造成的。
父母總是喜歡“許諾”,比如“言而有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等等,
這些許諾是父母為了孩子能夠更好地做好的言而有信。
然而,這種“許諾”對孩子的教育是十分不利的,它將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和世界觀的形成。
03
寫在最后:
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會映射出父母的樣子,也會反射出孩子的模樣。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就是孩子的影子,如果父母表現得過于“言而有信”,那么孩子也會“言而有信”。
所以,別讓孩子總是言而無信。
有些事情家長總是說一些空話,其實根本就沒有任何教育意義。
其實孩子出現的問題是很正常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話說多了,也未必能解決問題。
但是,教育孩子,家長一定要掌握好說話的方式。只有家長“真話”多了,孩子才會“真話”多。
第三個原因:父母與孩子之間缺乏有效溝通
有效的溝通是建立在雙方相互信任、平等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基礎之上的。
在溝通的過程中,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情緒、聽到孩子的心聲,及時給予孩子關心、幫助和支持,讓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鼓勵,孩子就不會通過游戲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
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會沉迷于虛擬世界中,因為他嘗到了現實生活的快樂。
現實生活中的快樂是需要動手做的,而手機卻可以代替父母用來做很多事情。
這個時候,家長不要不以為然,認為手機就是那個“害人精”、“大毒蟲”。要明白,在現在的這個網絡時代,這個社會,手機是這個時代產物,就像我們小時候用的電話、“發卡”、“玩手游”等這些功能齊全,是一樣的道理。我們不能否認手機確實能給孩子帶來很多便利,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手機給孩子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
有多少孩子,因為一部手機,
曾經從樓頂上引到低電位,最后不得不放棄生命。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一個15歲的男孩,因為和父母一言不合,吞服了唾沫,吞食了一百多顆藥片,被父母發現后,以為他是不想學習了,便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頓,但是沒想到,男孩的反應讓人意外,他縱容了自己一次,也吞下了二十多顆藥片。
我們無法理解孩子到底是怎么了,為什么突然就想自殺。
在父母眼中,孩子一直在打游戲,不好好學習,本來是好事,將來好好的,可是父母看到的卻是,孩子沉迷游戲,不學習。
作為父母,對孩子的管教上就看得更緊,更加關注孩子,看不到孩子真正的困難,孩子成績不好,父母就認為孩子在偷懶,沒有用心去幫助孩子提高,
把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
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更加無法無天。
同事心里很苦惱,兒子從小就很聽話,她教育的孩子一直很優秀,是個優秀的孩子,現在怎么會這樣了呢?
01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女兒上小學之后,特別是從放學回家開始,女兒的情緒就開始變得很低落,經常會情緒低落,一副不開心的樣子,還時常莫名其妙地發脾氣。
不僅學習成績下降了,還有一點社交恐懼癥,別人都和她說話,自己都不敢說話,特別想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