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媽媽經常打罵,打罵教育是父母最常用的教育方式,打罵教育帶來的不良后果也是不可忽視的,我們不能改變它。
做為家長,如果要我們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的打罵孩子,這樣只會使孩子變得更加叛逆,不聽話。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那么應該怎樣正確的去教育孩子,避免孩子變得叛逆呢?今天我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如何正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是放任自流。
什么是正確的控制情緒呢?
是一種健康的情緒。
這一點可以說就是情緒控制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情商和他的人生成就息息相關,它決定了一個人能在社會中更好地生存、生活質量。所以,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把情緒和情商這兩點結合起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家長要注意對孩子情緒的管理,及時地給予孩子正面的情緒反饋,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愛,這也是培養情商高的基礎。
要懂得如何正確的去控制情緒,家長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1、注重“黃金法則”,調整情緒
那么什么是“黃金法則”呢?這個法則是由美國的一位心理醫生伊迪提出來的,她說:“黃金法則就是讓孩子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感受到愛,讓他們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情緒,在那些不好的情緒中,可以識別出來。而不是去壓制孩子的情緒,用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來發泄,這就是有效的情緒管理法則。”
因此,我們可以從孩子情緒的發展特點入手。
首先,在看到孩子情緒爆發的時候,要懂得去引導孩子,而不是壓制孩子。
2、穩定好孩子情緒,從家長自身做起
育兒專家尹建莉曾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她的兒子文文在家里養了很多植物,但是近來卻出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她發現兒子最近總是低著頭,不是一個愛學習的小男孩,
而是一個愛發脾氣,還有一個嚴重的拖延癥狀,這令她非常的焦慮。
因為朋友經常因為這事吵架,可是每次吵架的時候,文文都會躲閃著躲閃著。
其實這是孩子進入了生命中的一個必須要進行的階段,但是孩子不知道怎么才能適應這個階段,就會故意不好好學習,孩子總是想要玩手機,看電視的時候,文文內心就會感到非常的痛苦。
雖然這時候的孩子還是非常的需要父母的陪伴,但是讓孩子放下手機,陪伴孩子還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多花一些時間陪孩子,不要老想著用手機來彌補孩子的缺失。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他們最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陪伴的時間真的不多,只有多花一些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的內心不再會感到孤獨,同時也能夠獲得父母的愛。
其實作為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如果父母能夠多多的關心孩子,并且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是很重要的,這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的重要的。
【想要讓孩子走出手機,家長應該怎么做?】
1.培養孩子其他的興趣愛好
沉迷于手機的孩子大多是因為沒有其他的興趣愛好,很多的孩子之所以會沉迷于手機,都是因為沒有其他的興趣愛好,所以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的其他的愛好。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很大,不僅僅是因為學費,很多時候還有作業等著家長,所以很多時候家長在工作時,可以讓孩子放學之后去打球、跳繩、踢足球,讓孩子可以暫時放下手機,暫時放下游戲。
2.給孩子做好一個榜樣
家長應該讓孩子多和家長接觸一些戶外運動,比如周末可以帶孩子去郊外公園散步或者去公園里玩耍,這是非常不錯的一個好辦法。
3.孩子叛逆的原因
叛逆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家長越是禁止他們做的事情,他們就越起勁兒,他們就越是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因此,這個時候家長也應該更多地給予孩子們自由,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家長們可以一起參與到戶外運動中,讓孩子們體會到自由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