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墨說孩子考試焦慮很普遍,我覺得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家長。孩子考試焦慮是一方面,我在這里說一下這個問題。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一直覺得孩子的心理和身體都不太健康,尤其是大一點的時候。
從孩子2歲開始,我就帶他出去玩,我帶著他出去玩的時候,他喜歡盯著小火車,一直到我走的時候,我叫他不要看車了,就要看車,然后我就帶他到地上玩車。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帶著他出去玩,當他到一個小沙子玩的時候,我叫他別玩了,他就會立刻去拿,然后我說別動別動別動,他也不說話,就是感覺統合的能力特別差,什么東西也沒有,就是在那玩汽車,但是從那時候起,我就有意識的帶著他一起玩車。
然后后來,我和他爸都會陪他一起玩車,他很喜歡汽車,于是我們就帶著他一起玩車,但是我和他爸爸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結果他就跟我反著來,這次他自己玩車后就不愿意了,因為他感覺汽車很好玩,所以他就不愿意了,他覺得那個玩汽車特別有意思,很有意思。
后來我們就經常帶著孩子出去玩,我經常給他講汽車是怎么工作的,因為他喜歡聽故事,所以我就會帶著他一起去看,我們也是樂此不疲,我們一家三口經常一起看,有時候還一起聽故事。
就這樣過了幾年,我和他爸爸曾經是男子漢,經常在一些男人面前充當一些很壞蛋的形象,但是我當時還覺得兒子很乖,他說什么都很聽話,我們很高興。
后來他家就是這樣的情況,孩子覺得男朋友不喜歡她,那也很正常,長大了之后,有些大事就會和他一起討論了,但是沒有什么大事,他們還是很珍惜這個男孩的。
所以我現在很懷念他那些不好的經歷,這就跟他的心智模式是相一致的。
人的心理模式是很難改變的,并且人格也是很難改變的。
但是我們看到的這些行為就會在潛移默化的改變,并且會因為有一些糟糕的習慣導致一些壞的結果。
就比如說他打游戲,其實他也在學習,但是就是動不了,他只是喜歡玩游戲而已。
因為游戲好玩,他就會沉迷,把自己困在里面,但是他又不知道該如何改變,只能用打游戲來逃避現實。
這種情況下,我們家長的責任很重要,我們可以這樣跟孩子說,我們相信你可以把這件事情做好。
第二步,我們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更好的方法,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二步,就是幫助孩子培養他的興趣。
我們知道,人要做事情是需要成就感的,孩子也是這樣。
我們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一件他自己喜歡的事情,讓孩子把學習這件事的成就感還給他自己。
比如說,我女兒喜歡看小說,那就讓她看看小說,因為小說里面描述的都是她感興趣的東西,她就會主動去看書,也就不會沉迷于網絡了。
因為小說里面描述的都是有很多吸引人的情節,所以讓孩子去學習,會比學習本身更有吸引力。
第三步,我們家長要慢慢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當然,這個過程很漫長,我們不能一下子就讓孩子自己去學習,或者我們家長給孩子報名很多輔導班,都是孩子自己感覺很累的時候。
我們只是在不斷催促孩子學習,一味的催促孩子,孩子往往會越來越沒有動力,最終也就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所以,我們要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我們自己必須要做到學習主動,而不是去完成作業磨蹭和拖拉,當我們自己在不斷的催促和催促之后,孩子往往會反抗的更加厲害。
第四步,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
孩子愛玩手機,我們就幫他建立規則意識。
規則意識一旦建立,孩子就會自覺遵守。有時候孩子只是習慣了先做完作業,但因為拖拉導致作業錯太多而沒有寫完。我們就會在時間上給予幫助,幫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