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不聽話孩子該怎么教育?
近日,媒體報道了一則網傳11歲兒子在美國的暑假期間,在洛杉磯里玩游戲時不小心把母親的手機弄丟了。母親報警后,警方調取監控查看兒子的生活軌跡,發現兒子玩游戲。
母親第一時間找到兒子,問他在干什么。兒子說,玩游戲。母親的回應是,如果你能夠控制玩手機的時間,做為家長就該有權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母親很驚訝,母親和兒子的對話并不像其他父母那樣可真實。不想讓兒子成為手機的奴隸,母親想讓兒子多運動,多讀書。
兒子問母親,你不擔心我沉迷游戲嗎?母親說,擔心兒子當然會沉迷。
身為母親,很感慨萬千,有時候我們管得嚴了,孩子反而更愿意聽我們的話。這是因為我們和孩子是朋友,彼此尊重。
兒子也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建議,可以約定每周一小時玩游戲,超過時間不可以充,但要保證游戲內容和質量。
有人說,要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
其實,手機并不是什么洪水猛獸,它給孩子帶來的是一些積極向上的影響。
比如,孩子愛玩手機,不愛看書。
家長可以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機,多讀書,多陪孩子一起看書,玩玩具。
還可以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親近大自然。
這些都是可以的,關鍵在于家長要學會合理規劃孩子玩手機的時間,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玩手機,會生氣,會說你怎么能玩手機,是怎么回事兒呢?
孩子會反駁,就是因為你在玩手機!
心理學家李玫瑾在一期節目中,也提到過她女兒的一件趣事。
有一次,女兒跟她要手機,李玫瑾發現了,并沒有說女兒做得不好,而是指出女兒有偷拿人東西的行為。
李教授說:“你跟孩子說了這件事,她以后就會認真學習,不偷拿東西是可以的。”
之后,女兒就改正了這個行為,不玩手機了。
到了睡覺時間,女兒開始認真學習了。
所以說,家長們想要孩子不沉迷手機,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多接觸手機,多看看書,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
最后,想要讓孩子徹底擺脫手機,家長們可以這樣做。
有的家長會采取比較極端的方式,比如打罵孩子,或者是沒收孩子的手機等等。
這種方式通常都是太直接了,看到孩子玩手機,馬上就開始大發雷霆,打罵孩子,讓孩子感到害怕,不愿意學習,這樣做的后果是有可能導致孩子厭學甚至輟學。
所以說,孩子厭學,沒有學習興趣,沉迷手機之后,再讓孩子去學習,往往會事倍功半。
解決方法:
家長可以通過和孩子溝通交流,找到原因,針對性的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制定合適的學習計劃。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問題非常看重,希望孩子成績好,可以考高分,所以一直在不停的催促孩子,結果就是,孩子越來越磨蹭,越來越不想學習,厭學,抵觸,再這樣下去,孩子的學習成績肯定就會越來越差,這種情況還是常見的。
2、孩子沒有遠大的理想
孩子沒有遠大的理想,那么就只能通過學習的動力,來維持理想的狀態。
比如,孩子覺得學習是為了父母,是為了老師,那么他就會越來越好,所以,一旦孩子的學習目標沒有實現,他就會覺得我怎么努力都是無用的。
他不知道為什么學習是為了自己,所以,就會很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
當家長的目標一開始就很明確的時候,孩子會愿意去行動,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就會更加的有動力,對學習就會有一種自主的行為。
3、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自信
有的時候,孩子已經產生了強烈的厭學情緒,學習對于孩子來說,其實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因為在孩子的潛意識里,孩子會認為,學習是一個痛苦的事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他就會厭惡學習。
三、缺乏學習動力
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會讓孩子覺得學習很無聊,無聊,不想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