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不聽話打了就好了,這是一個社會新聞,孩子不聽話該怎么辦?
我們家長的教育方式一直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孩子有不聽話、不聽話、不做作業、不按時完成作業、不聽老師的話、沒禮貌、有的老是發脾氣、成績不好等等,你覺得可能會有很大的幾率發生這種事情。
那么,不聽話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首先,如果你家的孩子非常的固執,那么就要小心了,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孩子的思維能力是比較強的,他們也不容易屈服于你的威懾,因此會表現得比較倔強固執。
其次,就是在你給他制定規則之前,首先要做的是要給孩子制定規則。明確規則的目的是什么?這個規則是用來規范孩子的,不是用來約束孩子的,所以最好是讓孩子自己制訂出來的。我們可以按照自己制定的規則來約束自己,并且嚴格按照規則來約束自己。比如說,我們和孩子商量制定每天玩電子產品的時間,我們要提前和孩子說好,我們制定規則,每天只能看幾分鐘,但是必須遵守,如果超時了,就要接受懲罰。
孩子是非常善于模仿的,如果我們總是故意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他一定會學著父母的樣子,去玩手機,然后等我們在玩手機的時候,他還會說:“媽媽,你都玩手機了,我也玩啊,反正我也不在玩,能玩一會兒的時候,你陪我一會兒嘛!”
家長的陪伴,才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
托舉親子閱讀的寶藏
“我也要給孩子們養成閱讀的習慣,我只有在周末的時候,陪他一起閱讀。”
1、游戲的方式不同
有的孩子看起來很專心,但是很多時候他在玩手機,你在旁邊不停地催促,他不情愿地放下手機,你拿起手機,他就會摔門。你跟他說話,他就會大聲喊:“你再這樣,我不要你了!”
“我不要你了,我不想你了!”
“我不要你了!”
當孩子聽到這句話,就會氣呼呼地離家出走。
原因是:一聽到他說要去打游戲,你就跟他講:“必須得去!”
孩子感覺很痛苦,為了讓自己不痛苦,所以他只能選擇跟你對抗,所以你在講道理時他就只能感覺更加煩躁,他就不想聽了。
所以,我們在跟孩子講道理時,不妨先讓他冷靜一下,讓他的情緒先平復一下,等孩子情緒平復了,再心平氣和地跟他聊聊玩游戲這件事情,這件事情他是不是愿意去做?
孩子為什么這么做?是不是跟家長的教育有關系?是不是有什么誤解?
大人總是一廂情愿地給孩子灌輸自己的經驗,讓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于是孩子就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所以,與其讓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的想法,不如家長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做法,如果是不妥,可以跟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
在這里,有一個關鍵的點,父母要知道:孩子為什么要聽你的話?因為孩子身上有他自己的思維。而且很多事情都要跟你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頭結合起來一起思考,然后才能得以提升。
比如,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就可以告訴他,我可以幫你一起想辦法,我會一直陪著你,并且一直陪著你。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可以說,我們一起想想辦法解決問題。
這樣,你也能給孩子嘗試的機會,給孩子機會去摸索,也能引導他在自己的空間里,嘗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05 第二個叛逆期:7-9歲的小大人兒
孩子進入小學后,他們的主要社交需求也開始發生變化。
他們開始向父母展示自己的獨立意識,同時又渴望外界的認同。
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和尊重,就算是在能力上面,也比以前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們希望能夠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認可,同伴的認可,家長的認可。
所以當孩子的成績不如人意的時候,他們就會產生厭學情緒,認為自己的成績不如別人,這種情緒如果一直持續下去,對孩子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
厭學情緒的孩子,就應該受到家長的重視
在綜藝節目《放學后》中,其中有一期的女兒婷婷是個品學兼優的孩子,但是在一次考試中,婷婷的成績并不理想。
婷婷的父母看到女兒的成績單后非常的生氣,婷婷的成績竟然比她還要差,婷婷為了能夠讓婷婷的成績提高,也為了能夠讓婷婷的成績能夠更加的好,所以便給婷婷買了許多輔導書,希望婷婷能夠好好學習。
但是婷婷的成績并沒有好轉,反而在一次考試中表現的更加的差了。
其實這個時候,婷婷的父母也很苦惱,因為他們覺得女兒的成績已經到了一定的地步了,是應該接受心理方面的輔導,所以希望婷婷能夠重新做回去上學的。
可是婷婷也是因為在假期里不想去學校,所以就不想學習了,想要在家里也玩游戲,但是婷婷的父母知道后十分生氣,并沒有對婷婷進行責罵,反而是直接帶著婷婷去了附近的一家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