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要孩子為什么會焦慮,不知道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有沒有影響到孩子,想著怎么教孩子好,卻忽視了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孩子在社會性發展過程中,需要什么,我們該如何給予引導。
在本期家長沙龍上,在育兒的路上,你遇到了哪些問題?對癥下藥,有沒有其他應對焦慮的方式,歡迎大家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今天,我們與大家分享的是:為什么現代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會出現這么多焦慮?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是90后的日常,曾經有那么多的焦慮,曾經有那么多的無奈,如今再看這些,也并沒有什么特別的。這其實是我們在很多時候所沒有經歷過的。
你看到有太多的年輕人,在二十五歲,因為長期在外打工,十年來,沒有工作經驗,只能靠打零工養活自己。
他們的童年是灰色的,沒有什么樂趣,更多的是“流水線”的重復,每天重復的生活。
看到這里,也許有的人會說,一個人的童年是灰色的,那么他的一生都會是灰色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那是被別人定義的,他的認知是灰色的,這種認知是被父母所認為,孩子的認知是有問題的。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尊重孩子的認知,并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錯誤,當我們的認知變得正確時,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的錯誤會隨著我們的調整而變得更加明顯,也就是所謂的“改”。
孩子變成“好孩子”也只是“我想成為我自己”,而不是“我喜歡自己”。
圖片來源于網絡
2、錯把焦慮當成“保護傘”
青春期的父母往往因為過度焦慮而放大了孩子的錯誤行為,并且放大了這種錯誤的傾向,但是他們的很多時候并不是這樣的,孩子的所有行為并不是只是想要達到某種目的,只是在試探父母的反應。
因此,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父母要盡可能的將自己的焦慮換成“保護傘”,因為我們知道只要我們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了解他們的內心,想要他們變成什么樣子,我們就應該為他們而感到驕傲。
但是,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們也只是在他們表現出對自己能力的蔑視時,給他們提供支持,例如“我看到了你很努力,因為他們的努力終于看到了回報”。
通過對孩子們的努力表示認可和贊揚,你可以和他們分享你所看到的信息,也可以更好的管理情緒,或者用你的行動去影響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成為一個情緒管理的踐行者,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而不是他們的負面情緒,因為如果沒有言傳身教,他們很難管好自己的情緒,也很難改變自己的行為。
那我們要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情緒,把控好自己的情緒。
告訴孩子,父母和你一起去面對他們的錯誤。
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而不是想做的事。
讓他們明白,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我們犯錯誤,不是因為我們做錯事,而是因為我們做了一件件非常錯誤的事。
即便是錯了,我們也要懂得改正,并且要學會更好地對待錯誤,學會怎么正確地認識自己,怎么去完善自己,那么家長就會慢慢地培養出孩子的自控力。
所以,孩子做錯事了,家長也要做出適當的懲罰,而不是不舍得去教育孩子。
現在的家長都比較忙,特別是教育孩子,大部分家長都是不在身邊的,因此,作為家長,首先要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學習好,各方面都優秀,所以,大家都對孩子有期望,但是,也都希望自己能夠在孩子身上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而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進步,所以,家長可以對孩子的一些行為,進行一定的約束,而不是對孩子發脾氣。
所以,只有家長做好了,孩子才會信服,而且學習也才會進步。
3、教會孩子及時改正錯誤的行為
除了及時改正錯誤之外,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家長也應該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