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跟孩子說不聽話就不要她了,這樣的話,是不是就把她往叛逆的方向越推越遠了呢?
所以,在我們跟孩子溝通的時候,我們要特別注意孩子不聽話的那些事兒。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們應該特別關注的是,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我認為,我們首先要從問題的源頭上著手,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們可以從幾種可能的原因著手:
1、孩子想吃零食,想吃冰淇淋。
我們應該立刻在孩子身邊進行阻止,讓孩子把零食吃下去。但是我們要做到一點:在孩子有零食吃之前,一定要再三確認:我家寶寶絕對不會再吃這些了,因為他對這些零食的依戀是從哪里來的呢?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如果孩子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他只會和你拼命地講道理,或者一直纏著你講,直到你發脾氣。
2、孩子喜歡吃零食,你可以在家中設置一個獎勵機制,允許孩子在完成所有任務的過程中,多得到一些獎勵。比如孩子通過積分,每次考試成績進步一點點,積攢夠十個以上的積分。
當孩子達成目標后,他會感到高興,獎勵的方式,會更有效。
3、孩子的玩具更需要“陪伴”。
父母要有做到這點的意識,經常陪孩子一起做游戲,陪孩子聊天,陪孩子一起玩玩具,有利于增進親子關系。
4、孩子做錯事的時候,要及時糾正他,而不是一味指責他。
孩子會犯錯誤,不一定是要受到懲罰。可以采用詢問的方式,問問孩子到底怎樣才能解決事情。這個過程中要讓孩子參與進來,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當孩子主動承擔責任,他們會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自己是可以貢獻自己的力量的,在日后的生活中也會收獲更多的成就。
5、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培養責任感。
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
無論孩子做的好不好,在孩子做的好的地方,給予鼓勵。
比如孩子整理玩具的時候,我們可以問問孩子是不是因為玩具被別的小朋友搶走了,還是因為衣服弄臟了,總之,不要指責埋怨,而是讓孩子幫忙解決問題。
“你看這個玩具的構造是不是很好玩,玩具都可以這么組裝,你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學習,享受玩具帶來的樂趣。”
有時候,家長們可以嘗試用小創意,引導孩子們參與到勞動中來,當他們參與到過程中的時候,就會體會到自己做的成功的樂趣。
04
讓孩子多交朋友,與同齡人多交往
其實孩子們在與小朋友相處時,還是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在相處時,孩子們總會以自己的標準來判斷他人的言行,特別是當其他小朋友做錯事的時候,孩子們也會以自己的標準去判斷。
但是,如果孩子們更愿意與同齡人交往的話,對孩子的學習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如果孩子們總是排斥與小朋友交往,這會讓他們產生排斥心理,無法融入集體生活,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適應集體生活,這樣的情況,對孩子的成長都是極為不利的。
所以家長在發現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后,也不要過于著急上火,畢竟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有自己獨特的節奏,家長需要多多關注孩子的生活,因為這會讓孩子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所以,家長們應該多花時間去觀察孩子們的這些行為,并且,這種行為可以幫助他們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甚至在以后孩子與人交流的時候,也能更加自信的去對待他人。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怎么做,才能更好的保護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
當孩子們出現這樣的行為,家長們不要過于著急,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們,不要讓他們覺得這種行為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反而變得越來越頻繁,家長們需要做的就是正確的引導孩子,讓他們變得更加的優秀。
1、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
現在許多的孩子都喜歡宅在家里,而父母們都想要在外面多多的帶孩子出去玩,但是卻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戶外活動,因此在這個時候家長們可以多多的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讓孩子可以進行戶外活動,這樣才能讓孩子不僅能夠的身體健康,而且還可以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