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的熊孩子該怎么教
這是當下不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常遇到的問題。孩子總是鬧著不愿意跟大人溝通,讓家長不知如何管束。總是東拉西扯,以不聽管教為樂。父母看孩子越這么不聽話,這脾氣忍不住就想發火。但你知道嗎?只要你想發火,孩子就會變,而且會更加不聽話。
一、為什么孩子會不聽話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1、 生理上的變化
在孩子兩歲之后,身體上的變化是非常明顯的。比如,體重開始出現明顯的增長。父母們總是會覺得孩子發育的比之前明顯增多。當然,也可能會發現孩子的發育出現了緩慢的情況。
2、 對自我意識的覺醒
兩三歲的孩子開始變得不愿意去思考了,他覺得自己是一個什么都懂的小屁孩,什么都想自己去干,什么都想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他想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他想自己吃水果,他想自己脫衣服。慢慢的,孩子不再對自己的事情有興趣,他開始對父母的事情感興趣,父母讓他干什么,他就去干什么。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對父母的安排是不在意的。
孩子也不再像小時候那樣聽話,他想自己穿衣服,不想要父母幫他穿衣服。媽媽讓他穿,他就不穿;媽媽讓他背,他就偏偏不背。這個時候,孩子的逆反心理也變得很明顯。孩子總是會想方設法和父母對著干。
這時候,父母若是對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他們會覺得被冒犯,感到很憤怒,所以會跟父母對著干。
其實,孩子不聽話并不是什么大事,之所以稱之為叛逆,只是孩子的自我意識在逐漸成熟,有了一定的認知,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所以父母如果總是對孩子說不,或者是命令式的說教孩子,孩子就會產生抵觸心理。
為了讓孩子能夠聽自己的話,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給孩子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自由探索。
3、讓孩子自己學會做選擇
如果父母想要教育孩子,就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學會做選擇。
真正想讓孩子學會做選擇,父母就要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權,讓他們自己學會做選擇,這樣不僅會讓他們更加獨立,而且還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我能夠決定什么”的自信,對孩子的未來成長也是一種很大的助力。
4、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對于自我感覺良好的孩子來說,家長應該在他們做決定的時候不要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可以給他們提供一些簡單的選擇,只要能夠自己選擇,就能夠完成,這樣的信心也會讓他們感到更加的滿足。
5、與孩子多溝通,尊重孩子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出現問題是因為他們太過于依賴父母,讓他們做什么都要父母在一旁看著。實際上父母這樣做只能讓孩子更加依賴父母,更加容易成為一個領導者。在父母面前,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強的,所以父母應該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給予孩子獨立的空間。
很多時候,孩子們有自己的想法,即便是錯誤,也可以讓他們自己去糾正。當孩子能夠自己去思考問題時,才是最為聰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