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孩子總不聽話,
是常有的事。
——虎媽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家女兒2歲半,在老家,最近總愛說‘不要’。
我們想買個新玩具,吃個零食,總是因為各種原因,不肯收拾。
昨天就說了一句“不要”,聲音聽起來有點刺耳。
她說,“我要吃面條,豆豆要彈鋼琴”。
“不行,你不能吃。”
“我不是告訴你,吃面條要放鹽,你要放油,你要磨嘰。”
她不好意思地點點頭。
“你把剛剛的順序弄錯了,不是故意的嘛!”
她吼一聲,轉過身去給了我們一個白眼,看向我們的爸爸。
我過去把她抱在懷里,看著她的眼睛,告訴她,你應該要做好心理準備,然后溫柔地對她說,“寶貝,媽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只是我們都是成年人,可以先做喜歡的事,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好,就要承擔他人的責罵,這并不意味著你就沒有達到了目標,更不會對媽媽失望,因為我們的目標是你一直都要努力的,如果你不能,媽媽就不喜歡你啦。”
她答應得很快,就把沒有做的事都做了。
想通了這個道理,我覺得她應該先讓孩子明白了,她才是媽媽的目標,而不是因為我是媽媽的目標,我才是被媽媽關愛的對象。
再來看看李玫瑾老師給孩子的建議,這個方法就是無條件接納孩子,她對女兒說:“孩子,不管你考得怎么樣,媽媽都愛你,只是媽媽暫時沒有考慮你這個階段需要做好,以后可以找另外一個第三方的幫忙,或者請你跟他一起去考試,拿一些成績好的、進步的。”
她和兒子的關系就變得很好了。
我發現李玫瑾老師的這段話很智慧,不僅向我們揭示了孩子在青春期和叛逆期的不同表現,而且還給了我們很多關于如何和青春期孩子溝通的正確的方法,以至于每次遇到孩子叛逆期,我們家都是菁媽一頓吼。
她說:“是啊,當時看到孩子叛逆期的樣子,真的是特別痛苦,同時也特別心疼孩子,生怕孩子就這樣一直混下去,最后也沒有得到一個好的結果,所以真的很想要把他生拉到我們身邊來。”
確實,孩子叛逆期一直都在變化,我們父母應該有這樣的意識:首先要改變的是父母自己,然后才是孩子。
為什么說是這樣?
因為,一旦當父母處于不穩定的或者是焦慮狀態下,他們對孩子的態度會是非常容易不耐煩,容易發火的,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面對一個“可怕的兩歲”,沒有辦法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來說,我們就像是一面鏡子一樣,把我們的壞情緒都揉碎了,如果我們能夠在這面鏡子里面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那么孩子會把這些被壓抑的情緒,發泄出來。
而當我們能夠真正地把自己的壞情緒調成積極的、正能量的、充滿正能量的,那么就會讓孩子感到溫暖、安全、被愛、被理解,從而再一次的感受到積極向上的力量,這就是正面管教的本質。
因此,我們要學會利用好的正面管教,運用好的正面管教方法,讓孩子們能夠更加積極、陽光而自信地去生活和學習,成長為有價值的人。
在正面管教中,有這么一句話,叫做“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這句話,在任何時候,都值得我們家長們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