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嫌孩子哭鬧不聽話,媽媽為何累得腰酸背痛,孩子卻無視媽媽的難處。
媽媽被氣得聲嘶力竭,怒氣沖沖的吼道:
我的孩子,來,你不要哭,要安靜!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媽媽被氣得心如刀絞……
媽媽被氣得腦袋一梗,捶胸頓足,最后崩潰地大哭起來。
其實,媽媽這樣的行為是非常不理智的,媽媽情緒一上來,根本無法冷靜下來。
但是這位媽媽,她可就不淡定了,用深深的無奈來面對孩子的哭鬧。
“我就是要抱抱孩子啊!”
“我已經準備好一會要走了,他就是不聽我的話,也不理我!”
這位媽媽在傷心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發脾氣,就是對父母最大的破壞
孩子的“壞脾氣”,大部分來自于父母的不理解。
當孩子有情緒時,我們往往都能夠清晰的看到孩子情緒背后的需求。
“我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你,讓你變得不那么難過?”
“我知道你有些許什么感受,但是你現在好像是情緒的爆發點。”
“你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安靜嗎?你可以通過我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好像沒有什么能幫助你解決問題。”
“孩子,我現在沒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你。”
“孩子,我們現在想一想,有沒有辦法幫助你,讓你愿意配合我們一起學習?”
當然,這里有些小朋友可能會拒絕配合我們,就像有些孩子拒絕配合我們的學習,他肯定也不愿意跟我們一起學習,因為他對學習這件事情還是比較抵觸的。
那么,如果你對孩子說:“好像有些事沒法讓我處理,讓我覺得很難,請問你能幫幫我嗎?”
這樣,我們先找一些小朋友談一談,等他慢慢說完,就會很自然地跟我們說了。
第四步:表達需求,提出請求
“嗯,你真的是怎么回事啊?我不知道怎么辦?”
“這種事情很難辦啊,你有什么辦法解決的嗎?”
“………………”
你看,孩子其實很想跟你交流,可是話一出口,就變成了指責、命令和抱怨,這樣的溝通環境里,孩子能愿意溝通嗎?
第二步:學會共情,走進孩子的內心
兒子把所有的情緒都壓抑起來了,說不上來,怎么辦?
這位媽媽先把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了兒子的情緒上,那一刻,她覺得兒子長大了,有人能懂他的情緒了,那一刻,她覺得兒子的心情一下子舒坦了許多。
第三步:學會共情,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媽媽看到孩子在玩手機,又開始說教了,“你知道你為什么喜歡玩手機嗎?”
兒子說:“就是不知道啊,手機里有什么游戲呀!”
媽媽問:“游戲里的人物是怎么回事呀?”
兒子說:“我都能看懂他的世界了,你還知道什么?”
媽媽說:“你最喜歡聽哪個人物?”
兒子說:“我最喜歡看英雄聯盟啊!”
媽媽說:“你最喜歡的英雄聯盟是什么呀?”
兒子說:“我最喜歡奧特曼聯盟。”
媽媽說:“奧特曼聯盟里英雄的任務是打敗別人。”
兒子說:“我最喜歡奧特曼了,可是奧特曼打輸了,我太傷心了!”
媽媽說:“那你想一想,你將要達成什么目標呢?”
兒子說:“我將要實現一小時的任務。”
媽媽說:“可以,但是必須完成最重要的一步。”
兒子說:“如果我實現目標,就可以挑戰一下。”
媽媽說:“就挑戰一下這個目標。”
兒子說:“可是,如果我實現目標的話,我就必須打敗以前的那個怪獸。”
媽媽說:“現在我們來進行一個對話練習,看是否能把這個目標,拆得不成樣子。”
兒子說:“要不這樣吧,我就不做了。”
媽媽說:“你這個目標太高了,我還沒實現呢!”
兒子說:“對啊,我就是要這么做。”
媽媽說:“是啊,你做不到,你就要再努力些,你必須再努力一些。”
兒子說:“可是我就是要努力啊。”
媽媽說:“可是,我總是做不到啊。”
兒子說:“是啊,可是我就是要努力,可是我就是學不會,我怎么努力呢?我努力呢?”
媽媽說:“我努力了,可是我就是學不會呢,你看你是不是比我學得好啊?”
兒子說:“是呀,可是我就是學不會。”
媽媽說:“你連嘗試都不想嘗試了,你就永遠不可能取得成功!”
兒子說:“我真的不行,真的,只有努力了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