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焦慮會怎么樣?
首先我們要區分焦慮的類型,焦慮是心理疾病還是精神疾病,要診斷為“驚恐發作”,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廣泛性焦慮障礙”,和別的所謂的“廣泛性焦慮障礙”是同屬“驚恐發作”,但它與之不同的是,兒童和青少年的焦慮不會立即消失,它可能持續終生。在精神障礙患者中,它最基本的一個特征是,他們不會自愈。對于成年人來說,我們需要的是幫助他們走出焦慮,但如果我們拒絕他們的時候,他們可能會用其他方式去發泄,比如自殘,攻擊自己,或是讓自己受到傷害。
兒童和青少年焦慮的癥狀主要有: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失眠,容易疲勞。
●成績下降,厭學,甚至離家出走。
●學校里違紀或欺凌事件頻繁,甚至出現嚴重考試焦慮癥。
●難以集中注意力,記憶力下降。
●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成績下降。
●逃避現實,打罵父母,或者離家出走。
●覺得活著沒意思,出現自傷行為。
很多家長以為是手機里的“電子產品影響了孩子”。但其實是另一個影響因素。
研究表明,手機和電視對兒童的負面影響很大。
2歲以下兒童看屏幕多了,語言表達能力、社交能力、認知能力會落后于同齡兒童。
●孩子玩手機時間過長,一整天都沒什么精神,久而久之,運動能力下降,影響身體健康。
●孩子變笨,容易發胖。
長期玩手機的孩子,在持續性的高強度運動中會造成維生素D缺乏。一旦大腦發育受損,很容易產生各種疾病。
玩手機的孩子,正處于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和成年人不同,孩子的腦部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屏幕的輻射很大,傷害到孩子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從而引起記憶力衰退、頭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問題。
作為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玩手機的問題。
想要孩子不再沉迷手機,家長不妨多花點時間來陪陪孩子,這樣既能夠滿足孩子對手機的好奇心,還能夠培養孩子的親子互動關系,同時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用心良苦。
手機不是渾水摸魚,家長可以用手機短平、漏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掌握好時間,同時也能夠轉移孩子對手機的注意力,讓孩子明白事理,這樣也更加正確看待孩子玩手機。
你認為呢?如果孩子已經迷上手機,家長該怎么辦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