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 心里煩 心理煩 說多了,寶寶卻不聽
我們經常說,我們的寶貝們真的很難帶!同事的兒子明明和表姐家的小寶一直在玩,但小寶卻不聽她的話。明明把玩具擺得整整齊齊,表姐卻經常讓他們看動畫片,可小寶每次都會自己先玩,表姐為此特別煩惱。
孩子每天早上都很晚才起來,媽媽叫他也不起,老師也曉得小寶生病了,可媽媽又在催他,就讓爸爸趕緊帶小寶去醫院看看。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小寶爸爸晚上也沒有在家,爸爸就給小寶帶上了手機,還把小寶接了回來。可是,小寶比以前玩得更開心了,和爸爸打電話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上個月,小寶生病了,爸爸特別著急,帶著小寶去醫院檢查,醫生說一切正常。可是,一檢查發現,小寶是得了抑郁癥,而且病的非常的重。
爸爸看著躺在床上玩手機的小寶,怒氣沖沖問:“你要不要和爸爸說說,為什么突然生病了?”小寶不說話,只是一直低著頭,不說話。爸爸這才發覺,自己的行為已經影響到了小寶的學習,于是爸爸就讓小寶去看心理醫生。
可是,到醫院后,小寶還是沒有任何問題,反而比原來更加嚴重,甚至還出現了精神方面的問題。
而且,由于小寶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平時小寶一直是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親子關系也就比較疏遠。在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變得孤僻,也不愿跟爺爺奶奶一起玩,只喜歡自己一個人玩耍。
這時候,孩子就會出現自閉的傾向,雖然現在是網絡發達的年代,但是小寶卻不愿意跟奶奶交流,只喜歡自己一個人玩。
而且,小寶兩三歲的時候,奶奶帶著小寶出去玩,每次出去玩的時候,小寶都喜歡把奶奶拉到一邊,自己玩小汽車。但是,奶奶見到小寶一直玩,會說“你玩得好好的,不要玩這個”。
可是,玩了小寶兩分鐘之后,奶奶就把小寶叫過來說:“叫奶奶好嗎?”小寶看了看奶奶說“奶奶好”,說“奶奶叫”。
小寶在奶奶的鼓勵下去玩,玩著玩著,小寶突然對奶奶說“奶奶,我想玩”,并且用手指指向小寶說“這是我的”,奶奶說“這是你的”。
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孩子往往都是父母的掌控者,父母想讓孩子做什么,孩子就會對什么都說“不”。
比如孩子不肯吃飯,父母覺得“不乖”,他就可能不吃飯。
有的孩子上了幼兒園,開始拒絕吃飯,甚至哭鬧。
他們會因為不想上幼兒園,或者不想做某件事情愿自己承擔,而選擇放棄,可能就會陷入負面情緒中。
這些情緒還會影響孩子身體健康。
而孩子長時間玩手機,他們的運動協調能力會變差。
長時間玩手機,對孩子的頸椎也是一種傷害,容易引起脊椎發育不良。
不利于孩子大腦發育。
如果孩子長時間玩手機,他們會對游戲特別感興趣,可能需要手機進行溝通,如果孩子對手機特別感興趣,他們就不會主動的去玩手機。
如果父母長期沉迷于玩手機,孩子就會模仿家長,沉迷于玩手機。
所以如果孩子沉迷于玩手機,一定要控制時間,孩子要玩手機就要控制時間,而不是一刀切,完全禁止孩子玩。
這3句話,建議家長不要讓孩子玩手機
1.父母以身作則,多陪伴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如果父母能夠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那對孩子來說,那是最幸福的事,也是最大的福氣。
2.不要總是拿著手機,多跟孩子交流
父母工作忙,如果可以留給孩子的時間不多就是多陪孩子,在孩子需要時,家長也可以給他一些關愛,這樣孩子就不會總想著玩手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