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焦慮抑郁怎樣按摩?
我給父母提供了一些具體的建議,這個提醒是我最常說的。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有抑郁癥了,沒有必要干預,只要找到孩子焦慮抑郁的根源,然后一點點的把孩子的癥狀一點點的糾正過來,逐漸的治愈好。而我們的學校認為焦慮抑郁是無法預防的,這就是一個誤區(qū)。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你的孩子還沒上學的時候,你就開始焦慮抑郁了,你不希望孩子學習不好,覺得自己的孩子很笨,但是你又覺得如果孩子考得比你還差,你會覺得孩子心理太脆弱了。
所以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原來成績一直不好,會開始對孩子嚴厲批評,甚至懲罰。
這樣的父母還覺得自己的孩子很聰明,只要好好學就行了,卻沒發(fā)現(xiàn)孩子在學習上很吃力,學不進,更沒有意愿去努力。
這是一個誤區(qū),就像上面的那個爸爸一樣,看到孩子這個點,先把孩子送回學校,過幾天再讓孩子去補。
而且時間長了之后,他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愿意學習了,他又要重新開始。
其實從正常人的角度來看,學習成績差的孩子,父母總是批評,不愿意跟他交流,很可能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反正他什么都不對。
甚至父母會把孩子吼一頓,“我都是為了你好”。
殊不知,對于這種事情,很多家長的出發(fā)點都是好的,只是還沒等到理論上進行“理論”,孩子就不聽了。
這就是“破罐子破摔”,在家里沒有積極性。
所以父母需要做的是,找到適合孩子的方法,引導孩子積極向上。
“破罐子破摔”這件事情,父母需要做到:耐心傾聽孩子的內(nèi)心想法,并幫助他們分析問題的關(guān)鍵。
千萬不要為了一兩次的打罵,就能馬上改變孩子的想法,讓他們改變想法的。
這不是說教,而是在孩子有思想、有行動,而父母總能做到不急不躁,耐心和包容。
很多父母,都喜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去強迫孩子聽自己的,
認為那是對孩子好。
但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就算最終改變了孩子的想法,也是治標不治本。
教育學家洛克菲勒說過:“如果真的想讓孩子做什么,首先就讓他愛上這個世界。”
養(yǎng)育孩子,一定是要走進孩子內(nèi)心的。
之前在網(wǎng)上看過一則新聞,河南鄭州一位13歲男孩因為偷拿著父母的2萬多元錢去打游戲,被父母發(fā)現(xiàn)后,就打罵了一頓。
孩子回到家就把自己鎖在屋子里,不吃不喝,父母也不管不問,后來父母報警,警察把警察送到了家里。
男孩對民警非常懼怕,父母也是跪下來求他:“求求你了,我這錢還能要回來。”
可警察只要一說,男孩就開始哭起來。
因為不想上學,男孩父母趁警察在家里安裝監(jiān)控,就把他綁在椅子上活活烤了個通宵,男孩父母不僅不報警還在現(xiàn)場嚎啕大哭。
這個男孩的父母很著急,他們知道這個男孩以前從來都不對自己發(fā)脾氣,都是以自己的孩子威脅大人,后來實在無法忍受,才將孩子鎖在了病房里。
女孩到這里,輕聲哭著對父母說:“我真的很害怕你們生氣!你們能不能別總是這樣兇我!我不想活了!”
直到警察找到了男孩父母后,父母才發(fā)現(xiàn),男孩從小就一直都很聽話,從來沒有讓父母感到失望過,也不惹父母生氣,只是唯唯諾諾諾,一句話都不敢說,也不跟別人說話。
最后,父母帶著他來到醫(yī)院精神科醫(yī)生看,才知道男孩原來是壓力過大引起的,因為父母期望太高,導致孩子壓力過大,只是在平時太過勞累,考試時因為心理壓力過大,而緊張過度。
當然,孩子也有很大壓力,但父母一味指責,只會讓他們更加逃避現(xiàn)實,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這樣孩子就會沉迷游戲,尋求虛擬世界中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