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神康青少年心理成長中心坐落于市區桂林市桂林市,是山東省解決青少年網絡成癮、品行障礙、情感障礙、人際交往障礙等各種心理、行為問題的專業機構。中心主要面向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家庭治療、沙盤治療、心理動力學咨詢等綜合性干預服務。中心主要招收網癮、叛逆、厭學、早戀、自卑、目標感偏差等青少年,超六成被“推薦”入網。
近年來,青少年因網絡成癮問題被社會關注。今年1月,世衛組織宣布將“游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
“游戲成癮”是精神疾病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近年來,未成年人因沉迷網絡游戲而導致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如“金錢觀”缺失、“行為矯治”缺失等,引發了青少年群體的心理危機。
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青少年健康系統”自去年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孩子首次觸網的年齡持續向后移,6歲及以下開始接觸互聯網的人數比例達到96%。
由于互聯網在孩子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造成的危害越來越多,孩子很難將其糾正過來,因此,作為家長要高度重視孩子的上網習慣。
要知道,“數字癡呆”是一個事實,我們的孩子過度使用互聯網也是如此。但是對于互聯網造成的危害,遠不止于此。
一、關于孩子上網的行為,家長要意識到這幾點
1、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在孩子上網的過程中,有些家長對孩子采取了一刀切的態度,認為上網是不好的,甚至會認為孩子在手機上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孩子在網絡中得到的心理滿足,會逐漸與父母疏遠。因此,作為家長要更加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狀況,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重視,減少在網絡中的情況。
2、控制使用時間
隨著網絡的普及,手機成為每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要想讓孩子完全不接觸網絡也是不可能的,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設置一個合理的使用時間。讓孩子玩的同時,還要控制好時間,在玩完后一定要和父母道別。
3、父母要做到有底線
孩子的自控能力是很差的,作為家長要有底線,對孩子的游戲時間不做任何明令禁止,但是可以做到的是有要求,但是要堅持原則,要和孩子約法三章,制定一些獎勵措施。一旦制定了獎勵措施,就要嚴格執行,慢慢地就會有成效。
孩子在手機上的自控能力很差,最初家長可以給孩子規定使用手機的時間,慢慢地孩子就會慢慢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總結了一下,孩子愛玩手機的危害有哪些?
首先,就是會影響孩子的視力。
一個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只是沉浸在手機的世界中,會讓孩子一直沉浸在手機的世界中,且對周圍的事物視而不見,這樣就會對孩子的視力產生影響,導致孩子近視的幾率比是極高的,而且長時間玩手機對孩子的頸椎也是非常有害的。
其次,孩子看電子產品時注意力也不集中。
孩子的注意力被手機屏幕上的色彩所吸引,所以當孩子在專注于手機游戲時,他的腦海中一直在快速地打游戲,以至于無法專注于學習,這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利于學習的,他心里的認知需要和時間需要被慢慢地培養起來,這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還有就是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把手機放在他們的身邊,而是放在臥室。這樣做有利于孩子專注力的培養,而且可以幫助他們從手機的“羈絆”中解脫出來。
最后,在孩子看手機時,家長不要把手機當做孩子的保姆,家長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則。
如果你不想讓孩子玩手機,自己也要做好表率,不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