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的孩子怎么放棄自我
不聽話的孩子,能怎么放棄自我
2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要知道,孩子不聽話其實是有原因的,有的孩子表現的不聽話,其實是因為他們生性比較倔強,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卻經常被父母打壓,當然要反抗也是需要技巧的。
3
有些孩子不聽話,是因為父母不會尊重他們
很多家長不知道尊重孩子,總覺得孩子不懂事,認為他們什么都不懂,所以家長就應該以他們聽話來換取孩子的服從。
家長可能認為,只要你按照我說的做,孩子就一定能聽話,其實這樣想法是錯誤的。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才會聽話。
每個孩子的天性都是向上的,沒有誰愿意聽別人的負面的話,也沒有誰愿意聽一個負面的說辭,所以當家長的命令或者是請求,孩子們都會排斥,當然也不會聽了。
所以,在尊重孩子的人格基礎上,家長要多說“我”,少說“你”。
這樣孩子才會接受。
比如,孩子沒有寫作業,家長可以這樣說:
孩子,你今天的作業都完成得很好,今天的游戲時間就玩到了兩個小時。
其實孩子完全可以選擇自己完成的作業,家長不用管。
但是,這是家長的底線,孩子已經上學了,有自由的空間,他們可以去學習。
如果家長讓孩子在假期的最后一段時間,把所有的學習任務都完成,并且有充分的休息,孩子的壓力大,就不會再去做不擅長的學科,比如說書法,而不是做不擅長的學科。
對于已經上過初中的孩子,暑假作業就應該讓孩子先完成。
這里說的作業,主要是為了讓孩子的大腦適應開學以后的學習,讓孩子對上學的一切產生焦慮的情緒。
其實,每個孩子的焦慮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他只是對于暑假生活的各種期待,期待,而不是學習。
他們會因期待與渴望更多地表現出來,期待自己獨立,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尊重和認可,所以才會表現得很焦慮。
這也是為什么焦慮的孩子,他們往往會有較好的自我調整能力,不再害怕面對父母,也敢于面對未來。
02
“開學焦慮癥”,是心理問題
生活中的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焦慮癥的誘發因素,比如說開學的時間長了,這件事情就會很容易引起焦慮,擔心自己成績會受到影響,擔心被老師、同學、家長批評,或者是面對家長的責罵等等。
有的孩子之所以會出現上述情況,往往是因為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比如家庭關系、睡眠、休息和學習等。
所以當孩子出現焦慮情緒的時候,家長們首先要關注的不是孩子有沒有在學校出現什么異常,而是應該如何幫助孩子。
焦慮情緒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孩子在學校出現了問題,或者是和其他同學的相處不愉快。
家長們要“耐心”地幫助孩子們解決問題,多給孩子們一些積極的暗示,
比如說“孩子,你很聰明,只要多花點心思,一定會有進步的?!?/p>
“不要緊張,慢慢來,咱們不緊張,慢慢來?!?/p>
“不要想不開,堅強一點,相信你會成功的?!?/p>
家長們可以告訴孩子,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在失敗的路上走著。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冷靜,要把自己內心穩定,不在孩子面前表露出焦慮的情緒。
孩子才有可能在郁結的氛圍里打開心扉。
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告訴孩子:“不要著急,相信你可以,爸爸媽媽相信你一定能行?!?/p>
這種相信孩子的話語,就能夠帶給孩子一種溫暖、堅定的力量,從而讓孩子的心中重新充滿力量,這樣的關系才會越來越好,孩子的心才能不斷地被滋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