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 心理專家李宗媛 關心您的孩子
重慶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張旭輝介紹,每個人都會經歷一段心理的逆反期,所謂逆反,不過是大人一廂情愿的認為的那樣。其實,適度的叛逆是正常的,因為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思想,這是好事情。家長如果總是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孩子的身上,無疑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出現許多對抗的行為。專家建議,對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極面,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進行教育。
父母更應看到逆反心理積極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現的好奇心,是一種渴求認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欲的動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異和思辨的特點,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創造的源泉,家長應留心注意,因勢利導,促使孩子自動轉化。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心理斷乳期是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折時期。從總體上講,心理斷乳期的各種心理現象,反映了少年兒童心理上的進步。從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現獨立意向,這是重大的變化。父母要珍視子女的這一時期,采取歡迎的態度,對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極面,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循循循善誘,進行教育。
父母要看到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系,并允許孩子也能參與家庭的管理。
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盡可能支持他們,在其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成功了應盡量給予表揚。
家長還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
02
叛逆是個好的開始
上了初中的孩子,顯著的特點是變:生理上在變,孩子開始發育了;心理上也在變,家長會發現不知不覺中,孩子已經不是小孩了。
你要面對的只是一個中考、中考的孩子,而且是一個新的開始。
為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快樂地學習、成長,順利地度過每一個特殊時期。
如果孩子出現心理上的問題,家長能及時伸出援手,讓孩子得到成長,這是每個家長都希望看到的。
我們必須要學會徹底改變以前的思維,只有徹底改變過去的思維,才能徹底解決孩子成長的問題。
1、改變對待孩子的態度
當孩子沒有按照家長的要求做時,我們首先要轉變一下對待孩子的態度。
“你怎么這么晚了,作業還沒寫完。”
“你能不能快點,這么晚了,該做什么,明天再做吧。”
“快點,不長時間了,再磨蹭就遲到了。”
之前答應孩子,卻不愿意兌現自己的諾言,每次都得不到滿足,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還讓親子關系變得特別緊張。
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放下自己的架子,耐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為孩子提供能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機會。
2、學會賞識孩子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里寫道:賞識孩子,要看到孩子的優點和進步,對孩子的行為表示理解,并給予鼓勵。孩子受到鼓勵,便會主動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父母也會更加接納他的想法。
賞識孩子才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增強孩子的自我價值感。賞識教育中的父母要學會賞識孩子,讓孩子從父母的眼光中,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在學習上、生活上、工作上都能多一些積極的體驗,在現實生活中對孩子給予贊美、肯定、認可,并鼓勵孩子發揚光大。
3、放下架子
當父母不要老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而是要和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并在溝通中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價值,增加孩子的信心。
因為孩子在學校要面對的永遠是集體中的不公正待遇,而一個班級的孩子往往都是有固定的“歸屬感”,可以相互鼓勵、交流,彼此依靠,彼此成就感。
父母可以借鑒他們與孩子的相處方式,幫助他們樹立自信,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欣賞和肯定孩子,是走進孩子內心的最佳的方式。
其實孩子犯錯,家長不能老是一味地責罵,用適當的鼓勵來引導他們,去教育他們,會讓他們成長得更好。
如果家長只看到表面,而不去探究問題背后的原因,就會讓孩子不斷地犯錯誤,不斷地遭受批評。
其結果就是孩子的自信心被打擊得缺失,變得敏感、自卑、自卑,甚至還可能自暴自棄。
所以,要想糾正孩子的錯誤,首先要搞清楚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什么不愿意接受批評,家長要深入了解清楚原因所在,積極地對癥下藥。
02批評孩子要注意技巧
其實在生活中,很多時候孩子和父母之間,最不愉快的就是批評孩子了,很多時候父母覺得批評孩子就是變相的教訓孩子,孩子本來就是因為做錯了事情才變得不聽話。
其實不然,孩子犯錯誤并不是一件大事,關鍵是父母如何對待孩子,如何去處理孩子的錯誤。
就像上面這位網友所說,本來孩子只是和同學鬧別扭之后,回家之后心情就比較平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