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孩子睡眠不好媽媽焦慮
一年半以后,媽媽失眠癥已經嚴重影響到孩子了,這段時間以來孩子睡眠狀況非常不好,平時上學沒有精神,不知道該怎么辦,后來找我給孩子進行交流。
從孩子說到我的心情,我一直在不停地擔憂著。孩子目前的狀態是:(焦慮),但是還有一年半,那兩年我真正失眠了,孩子每天都睡不著,到后來實在沒法工作了,不得不休學。孩子晚上有時候還會失眠,我去看過心理醫生,那時候也診斷得是抑郁,后來和老師交流,老師給我推薦了一些抗抑郁藥物,都是我自己偷偷給孩子吃的。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好在,孩子沒有出現問題。在疫情期間,孩子上學的時候就出現了厭學的情緒,后來通過藥物,孩子勉強度過了初中階段,又上了初三,中考臨近,孩子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為了避免孩子出現這種狀況,我辭了職校,在家陪讀。
好不容易熬過了初一,進入初三,看到孩子還是不能很努力,看到孩子不寫作業,我就很焦慮,忍不住地批評指責他,沒想到他竟然和我頂嘴,還揚言:“你能不能滾!你管好你自己,不要管我!”
我對孩子的態度越發地不接納,孩子后來干脆把房門關起來不和我說話了。我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對孩子說:“你可以自己決定你自己的事情,媽媽相信你!”
這樣的轉變,是因為孩子自己也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如果只是依靠父母的督促,并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那就會對學習產生厭倦。而且還讓孩子對這些改變產生了恐懼心理。
這位媽媽做出了一個舉動,她從網上找了一些關于厭學的資料,跟孩子針對性地討論了厭學這件事情,讓孩子知道了自己厭學的原因,對于孩子此行為,她給出了一個建議:
首先,媽媽要對孩子的厭學情緒進行關注,看看導致孩子厭學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找到合適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克服厭學情緒。
1. 增加孩子的成功體驗,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在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會因為某些原因,對學習喪失了信心。那么,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因為種種原因而失去興趣,失去自信,繼而從厭學中尋找到成功的體驗。
因此,當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時候,他們才會真正感覺到自信,從而將這種對自我價值感的認可轉化為自我價值感。
2. 對學習的認識不清
有很多家長認為,對于孩子的學習成績,態度就是一切。孩子成績不好,就意味著孩子沒有學習的天分,孩子也沒什么出路,所以這類孩子就會很容易產生挫敗感,產生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3. 對學習失去興趣
孩子一旦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就會產生一種厭學的情緒,不再對學習有興趣,甚至對學習這件事情也失去了積極的態度。
3. 自尊心受到影響
如果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自信,那么就會產生一種厭學的情緒。當孩子處于情緒波動時,孩子的自尊心就會受到傷害,他的心理健康受到影響。
4. 身體方面
孩子身體不適,或者缺鈣,就會造成孩子不愛吃飯,不愛運動,導致孩子長不高。同時孩子的腿功能也會出現不完善,經常駝背,
導致孩子的脊椎功能不健全。
5. 造成學習不快樂
當孩子出現了上述情況時,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那么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也很有可能因為心理壓力過大而導致身體出現疾病的情況,那么我們該如何做呢?
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作為家長首先應該要做的不是去批評孩子,而是應該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看看孩子是不是存在哪些方面的問題,然后是去尋找方法解決,而不是一味地批評指責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