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分離焦慮會隨著年齡消失嗎?
小麗和小旭的媽媽一起帶著孩子去機構進行了咨詢。小麗告訴她的女兒:“你在幼兒園可以哭,可以撒潑,可以一整天都不和小朋友們說話,甚至你回家都不可以玩。”
小麗詢問了小朋友幾個孩子,孩子們大多都能輕描淡寫地回答說“是”。小麗的女兒上幼兒園大班,女兒上小學的第一天,和其他孩子在一起,孩子們哭得很傷心。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幼兒園的老師告訴她,“我們大人每天會回家,有多少時間陪孩子。”小朋友們一起玩耍,她就坐在后面,不一會兒,其他孩子就跟著哭了起來,但是,媽媽還是一直陪著孩子們。
她們說:“雖然不愿意,但我看到你們這么長時間玩,還是挺開心的。”
當天晚上,小麗為孩子們補習功課,寫了一個字條,這樣告訴孩子們:“每個人都要自己動手做東西,才能學得更好,媽媽們現在和你們一起試試看。”
“好的。”
孩子們有些雀躍起來,“媽媽,沒想到呢。我之前沒學過鋼琴,以后也會有相關的技能,媽媽們可以試試。”
她讓孩子們從紙上畫出很多好玩的畫作,有些孩子不知道畫作的內容是什么,但他們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也很開心。
小麗說,這次沒有選老師,她想用個超模來證明給孩子看,也是讓孩子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
“媽媽,我知道了,我還想學習鋼琴。”
“好,那你也給媽媽看一下,我想讓她也試試看。”
“媽媽,你幫我畫一下,我要彈鋼琴。”
“你給我拿個小彈鋼琴吧。”
孩子立馬又樂了,并且興致勃勃地想彈鋼琴。
于是,在小麗的帶領下,孩子來到了琴行。
孩子給了自己一種選擇,并對鋼琴產生了興趣。
而父母對孩子的選擇也不接納時,孩子會有自己的意見,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
這時,孩子心中的怨氣是發泄出來的,而不是父母身上的。
所以,家長在對待孩子的頂嘴行為時,要懂得運用正確的方法。
3
超限效應
所謂的超限效應,簡單來講就是刺激過多、過強和過強或者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當家長多次的超限效應引起孩子的不滿時,有些家長就會不自覺的使用超限效應。
孩子犯錯時,用嘮叨、吼罵、打罵等方法來對待,家長多次的語言刺激,只會讓孩子內心產生積壓的情緒,日積攢下來,孩子可能會以頂嘴的形式表現出來,久而久之,家長也越來越難以控制。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人生觀,只要正確引導,并將其改正,他也會成為一個獨立有思想、有思想的人,即使是孩子再叛逆,那也會變得乖巧聽話。
家有叛逆孩子,父母可以這么做
心理學家李玫瑾說:“孩子的很多問題是大人造就的,家長的問題若不調整,孩子的問題也調整不了。”
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叛逆期的孩子就像是一面鏡子,照見真實的自己。
當孩子不想學習時,父母要懂得引導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不想上學的真實原因。
2、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
有些孩子天生就是不愛學習的,如果連學習都找不到興趣,那么孩子的成績也不會很好。
如果孩子不是特別喜歡學習,那么家長就要用心去引導孩子,循循循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
例如,孩子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就討厭那個學科,那么家長就應該在這方面多花時間,讓孩子多去嘗試了解自己擅長的科目,從而一點點的提升孩子對于學科的興趣。
3、引導孩子學會從其他科目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如果孩子總是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而不喜歡這個老師,那么孩子的成績也不會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