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孩子玩手機要控制?(抑郁癥孩子玩手機不受控制)
青少年是我們國家以及民族的未來,因此,青少年的身體、心理健康對國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青少年的身體、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嚴重,近日,教育部宣布中考體育將達到和語數外同分值水平,國家將全面重視青少年身體方面的健康問題。然而,另外還有個問題便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不斷上升的數據統計表明,青少年的抑郁癥呈不斷上升趨勢、并有大量青少年的抑郁情緒在增加。其中一項研究報告稱住院的青少年在過去的十年里,自殺行為或自殺想法增加了一倍。其他數據顯示,自1960年以來,青少年自殺人數增加了兩倍。如果把這兩個統計數據放在一起,你就會清楚地看到,青少年抑郁是一直在呈上升趨勢的,且沒有一點緩和的趨勢。隨著青少年抑郁癥的增多,青少年飲酒和吸毒的人數也在增加。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鄉村小鎮,這些問題的新聞報告到處都在。
那么作為父母或者青少年本人,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心理方面已經有些”問題“了呢?該如何應對高發的青春期抑郁問題?
首先,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的困難時期。許多正在發生的變化,身體、心理的變化會讓你感覺生活在失控。眾所周知,很多時候,青少年的“喜怒無常”、長時間睡眠和不愿與家人在一起會被認為是“正常”行為而被忽視,作為家長或青少年本人,應該注意自己是否有以下行為:1、睡眠習慣的改變。2、無所事事,對生活沒興趣。3、生活、學習或者工作中難以集中注意力。4、經常感到無助、自我否定、內疚等、遠離家人朋友。5、體重變化大、學習成績下降明顯。6、易怒、悲傷、流淚。當有上述6點中的某些現象時,應該家長注意或自我注意,這可能是抑郁癥的開始。
那么該如何面對這些問題呢?抑郁癥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沒有正確的心理引導,導致前面的現象加重并慢慢形成心理問題或抑郁癥。這里給大家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1、限制上網、手機、社交媒體平臺的使用時間。
這一點相信很多家長在這方面有做過努力或者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建議在限制時間的時候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要暴力干涉,讓青少年合理安排時間,不要沉迷于其中。
2、學習或提高自理能力
當人們患上抑郁癥時,首先要停止的事情之一就是被人照顧,要自理。這包括營養、個人衛生和睡眠。為了幫助減少青少年抑郁,需要更多地關注教育孩子良好的自我保健習慣和習慣。這包括每天鍛煉身體,哪怕是小運動。體育鍛煉對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都有好處。它能讓內啡肽運轉,從而增加幸福感。
3、增強自尊和自信
養成增強自信和自尊的習慣可以幫助那些患有抑郁癥的人。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開始每天記錄自己的成功。在每一天結束時,寫下你一天中至少三次成功的經歷。這些東西可以是大項目,也可以是小細節;重要的是你每天都這樣做。這有助于你看到你正在成功的領域,而不是專注于你似乎失敗的領域。
4、尋求專業幫助
很多青少年會認為尋求心理咨詢會有一種恥辱感、不好意思的表現,包括抑郁,其實當我們談論和解決心理健康和抑郁的話題越多,我們就能越快消除這種恥辱感。如果你是一個患有抑郁癥癥狀的青少年,或者你是一個家長,你的孩子出現了抑郁癥狀,請立即尋求幫助。專業心理咨詢師、催眠師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少走彎路,有多種方法可以幫助你克服這些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