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不聽話我就會打罵他
今年的時候,讀六年級的兒子因為說他喜歡跟同學在一起踢球,就連在家的時候也是他跟同學一塊兒玩,而且有時候會跟同學在一起打游戲,而且每次都是一打就是幾個小時。
為了讓兒子盡快回學校讀書,父母給兒子辦理了轉學,但是兒子并不愿意去讀書,經常會跟父母爭吵。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父母一開始也是耐心勸說兒子,但是并沒有什么作用。后來父母還是強制要求兒子回去上學,但是兒子并不高興,總是對父母說要去讀書,即便父母覺得兒子這是一件非常不情愿的事情,但是也沒有辦法,所以雙方就開始了爭吵。
而這種情況發生在很多家庭中,并不是孩子的不想去上學,而是父母的表達不恰當。
比如說孩子在學校和同學鬧矛盾了,父母覺得這件事情很丟臉,可能會說“你為什么要打架?!”
可是父母這么說的本身就是為了緩和矛盾,緩解矛盾,讓孩子盡快恢復往日的狀態。
因為吵架或者父母的一句話,對于孩子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父母的責罵,而是父母無條件的接納。
孩子可能會覺得,父母一直在“為我好”,卻忽略了他們內心的感受,他們也會想要反抗。
可是父母的體罰,只能讓孩子越來越叛逆,越來越失控,更加肆無忌憚。
其實,教育孩子,最難的就是要學會共情,也就是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這里的共情,并不是指我們對孩子的訓斥,也不是我們認為他們沒有做錯事,而是我們應該先同理孩子的情緒,再進行理智的勸說。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曾說過這樣一段話:當孩子處于憤怒情緒時,無論他們如何表述,你都不要試圖阻止孩子發泄情緒。
如果孩子的言語較弱,你的話語中帶著一種失望,這也是父母對孩子的不尊重。
想讓孩子去做某件事,無論他們做出了多么正確的選擇,他們都要去執行,不要管束他們,也不要去說教,要學會尊重。
5. 當孩子破壞規則時,溫和而堅定地表明立場
當孩子們不聽我們的話時,我們的態度是堅定的。此時此刻,應該保持冷靜,堅定地告訴他們,他們可以去商店或者去別人家做客,但是不可以在商店中玩手機。
6. 不要讓孩子單獨使用電話手表
待機時間長,輻射危害很大,所以為了保障安全,我們每個家庭都應該嚴格遵守,不管孩子是否安全,家長都應該對孩子使用電話手表定規則。
而作為家長,也要給孩子定好遵守規則的時間規則,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年齡,把電子產品的使用頻率控制在30分鐘內。
這對孩子來講,能從電子產品中獲取信息,可以更好的促進孩子的智力和身體發育。
7. 和孩子約定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長
其實,孩子玩手機等電子產品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我們家長理性對待,完全可以和孩子約定好使用的時長,并嚴格遵守。
告訴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主要用途,是在學習的時候、閱讀的時候或者完成作業時。
而手機只是一個工具,我們需要學習時,用它來取代它。但是,我們要控制它。如果違反規定,就要接受懲罰。
任何人,包括我們自己,都要遵守規則,才能把社會真正做好。
7. 和孩子約法三章
孩子若是遵守了承諾,那么就要做到有懲罰,不做到不接受懲罰。
很多家長會發現,當孩子小時候承諾的事情做不到的時候,他也許會向父母承諾。可是,等到孩子上了學,撒謊成了家常便飯,有時候,甚至在做錯題的時候,家長會向孩子求情,說自己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希望得到孩子的原諒。
可家長的撒謊,除了讓孩子不高興,反而是讓孩子認為自己說謊是不對的。
如果家長撒謊說自己沒時間陪孩子,等到孩子上大學,家長再想陪在孩子身邊,幾乎不可能了。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學會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教會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行為,讓孩子懂得自律。
總之,孩子說謊是有一定原因的,不能一概而論,家長們要及時發現孩子的謊言,并且正確引導孩子,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你的孩子有撒謊的行為嗎?你覺得孩子說謊的習慣是不好的?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