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 打腳心優酷視頻
讓你眼前浮現一幕
很多時候家長都會為自己的孩子不聽話感到苦惱。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就想不明白了,為什么我的孩子,以前不那么聽話?”
“我兒子不好好吃飯,愛搗蛋,不想好好吃飯,總是做什么事都愛搗亂,孩子做得對嗎?”
“我家孩子愛搗亂,特別喜歡玩水,總是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然后把水弄得滿地都是。”
家長的抱怨不無道理,并且還把孩子的小事情怪罪到幼兒園的老師頭上,覺得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比較淘氣。
可實際上,父母覺得自己孩子不聽話,總是被老師批評,就想多批評幾句,可是孩子真的有那么搗蛋嗎?
一味指責孩子的行為,掩蓋自己教育無能的一面。
其實孩子的行為是源自于父母的“刻意”行為。
當孩子被老師批評時,孩子往往會表現出悶悶不樂的狀態,腦袋瓜里“有一只被啄合的老鼠”,所以爸爸媽媽媽要注意了,這時不要嘲笑孩子。
另外,批評孩子時,也要注意方法和藝術,畢竟批評要有藝術,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鼓勵被愛。
這種方式的重點就是及時的肯定和表揚。
如,孩子上課主動舉手發言了,老師也不必太過于擔心,可以大大方方的表揚孩子,給予孩子一定的信心,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喜愛,他也就更加自信,從而形成了良性循環。
例如:孩子今天主動舉手發言了,下次一定能勇敢的回答老師提問,得到老師的表揚。
在家里,父母還可以給孩子創造一些機會,讓孩子在家里有個展示自己的機會,不要只有學習,放松心情。
比如:孩子今天主動跟我們說,老師今天上課的時候,好像很認真聽講,我也想開口說,但是就感覺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點跟不上,還是希望老師能幫幫我,能多給些鼓勵。
當老師反映情況時,父母不要過度緊張,可以跟老師聊聊天,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也可以鼓勵孩子和老師一起探討問題,相信老師會知道怎么做。
以上只是分享的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技巧,與老師溝通起來也會更加輕松自如。
結束語:
以上是我對“老師”這個身份的一個概括總結,也是跟老師溝通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理念,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良好的溝通是促進孩子成長的催化劑,同時也是我們了解家庭教育的最好契機。下面我們來分享一下我的幾點建議。
一、做好親子溝通的紐帶
1.家長要學會賞識,讓孩子對自己有價值感
父母要觀察孩子的優點,并且經常因為一些小事而表揚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優秀的、有價值的,從而對自己充滿信心,遇到困難不輕易放棄,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這樣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和挫折就不會輕易放棄,鍥而不舍,從不間斷,努力磨練自己,用自己的力量解決困難。
2.用積極的情緒調動孩子的積極情緒
有的孩子碰到困難或者是情緒低谷的時候,會感到非常的痛苦,甚至會把自己的情緒當作發泄口頭禪,而我們的做法就是,要積極的調節孩子的情緒。
有的孩子只要一遇到困難或者是遇到什么困難,就開始抱怨,甚至是摔東西,有的孩子對自己的情緒會有些不理解,就把自己的情緒當做是“找借口”,通過抱怨來發泄自己的情緒。
如果孩子在這個時候,沒有得到我們的理解,反而還責罵他,那么他肯定會更加的不想學習。
所以,孩子會把自己的情緒帶到了一個消極的環境當中。
所以,我們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如果孩子有情緒不想學習,我們一定要給孩子一個自己的空間,不要總是逼迫孩子。
如果我們總是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打擾孩子,那么就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一個人如果在一個安靜的環境當中,心神也會得到很大的放松。
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我們可以讓他通過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
把孩子從負面情緒當中,當作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同時也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