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一歲多不聽話的孩子?如何正確教育孩子有禮貌?我有一個最近經歷的一個特殊時期。
最近家里老二出生了,這個小家伙之前我想過這樣做,有一次妹妹出生的時候,我告訴她要是你好好管教他,他就會不聽話了。可是我親眼看見他聽我說話的時候會發出聲音,即使他沒有聽過,但是他會模仿,我能感覺到這個小家伙天生就聽懂那種話。
到底是什么事情引起了孩子不聽話呢?我找不到原因,就這樣,我以為“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叛逆”,其實只是孩子在慢慢長大,而我不懂得太多。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其實孩子的不聽話有很多原因,但是很多孩子的不聽話常常會被家長所忽略,有的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就開始“調皮”了,這個時候的孩子可能還沒有太清楚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如果家長不理解孩子的意思,認為孩子的行為就是不聽話,那么孩子就會做出不聽話的行為。
我家孩子就經常出現在我工作的時候,比如說孩子放學到了寫作業的時間,家長覺得孩子還有半個小時已經能把作業寫完,所以這個時候孩子就會選擇無視家長,頂嘴。這個時候家長要注意的是不要放棄,而是要及時的鼓勵孩子,讓孩子覺得“我做的這件事情很好,我受到了尊重”,這樣他就會更愿意去做這樣的事情。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要保持耐心,給予孩子積極的引導
有時候孩子可能會為了表達自己的想法,做出一些父母認為“對的事情”,但是孩子有時候確實是想法,只是聽不懂,就會表現出來敷衍的行為。家長可以給孩子做好溝通,說的話,做的事,父母要多說點,讓孩子更加認同自己的想法。
在親子溝通中,很多家長習慣于用大人的經驗來對待孩子,這種對孩子的否定會讓孩子感覺到不被尊重,甚至會感覺到不被理解。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后,他就不會再用父母的經驗來挑戰權威,因此他對家長的意見不屑一顧,對家長的批評則是左耳進右耳出。
由此可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妨用上面的3個方法,引導孩子更加主動,會讓孩子更愿意配合。
教育孩子時,注意以下3個原則,做到這4點,教育的效果會更好
首先,尊重孩子,孩子有獨立的人格
一味地否定孩子,看似是對孩子好的教育方式,但實際上,是在破壞孩子的自尊,讓孩子覺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錯的,畏首畏腳,孩子不敢前行也不敢前進,就很容易產生畏首畏尾的心理,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妨放下身段,學會尊重孩子,放下身段,就讓孩子得到理直氣壯的話語權。
孩子想要吃冰淇淋,可以問他想吃什么,如果孩子說吃,你就問他想吃什么,如果孩子說想吃冰淇淋,你就要問問他,如果吃什么,如果你要買什么,那他就一定會挑選其中的一種,這樣孩子便會樂意接受你的建議。
二、在與孩子進行溝通時,要先聽孩子的想法
很多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經常會急于求成,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這其實,最根本不是在溝通,而是在發號施壓,只是在發泄自己的情緒。這種溝通方式,在孩子看來就是對他不信任的表現。
因此,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要多聽孩子的想法,
不要先入為主,急著去給孩子下結論,應該給他時間思考,這樣才能讓孩子愿意和你聊天。
三、不要急于求成
不要急于求成,哪怕孩子的想法看起來十分荒唐,有些道理不成熟,父母也要耐心的給他們解釋清楚。
父母要給孩子時間,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尊重孩子,
給孩子成長的時間,孩子會在父母的尊重中更加感受到被尊重,更愿意和父母交流溝通,也更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議。
四、和孩子溝通需要注意什么?
1、耐心傾聽孩子
與孩子溝通最重要的是要耐心的聽孩子把話說完,這需要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細心的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發現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就要幫助孩子一起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讓孩子認識到生活中的很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