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青少年心理教育咨詢中心(簡稱重慶66中)
“醫生,你家孩子怎么怎么突然變得這么叛逆,軟硬不吃?”這是團長在群里問我的一句話。這句話,不僅代表著我們作為家長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還為一些青少年內心的成長問題埋下了伏筆。
作為多年的精神科醫生,武東醫院少兒心理科接診過不少這樣的青少年。今天我們來盤點下這個真實案例。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不去上學
“我兒子今天不去上學了!”
9月1日,河南鄭州,一名13歲男孩離家出走,從家中5樓跳下,摔成重傷,并有10天的時間。不讓孩子去學校,他就不吃不喝、逃學,在網吧里玩了兩天三夜,被父親用鐵絲網將其父親勒死。
2月13日,西安南郊一名15歲男孩因上課不聽講陷入困境,被老師發現后,請了家長到校。
男孩父親說:“我狠狠地打了他一頓。”
據了解,男孩今年剛上初一,因為在學校與同學發生沖突,被父親用鐵絲網將其勒死。
男孩的父親猜測男孩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在聽到男孩說要自殺的時候,更是憤怒。
這個14歲的男孩叫陳斌,他今年16歲,原本在品學兼優的他現在卻因為過度沉迷游戲,不得不暫時休學。
按照陳斌的醫生的診斷結果,他是重度抑郁。
陳斌的父親說,在孩子還小時,就可以讓他養成按時吃飯、按時睡覺的好習慣。
他雖然每天晚上7點睡覺,但從沒有刻意去干涉他的生活。
從小就讓他有了有規律的生活,讓他能慢慢地形成自驅力。
最終,陳斌得以考上重點高中,成為一名普通的學生。
高考的那天晚上,陳斌的媽媽正在廚房里忙著給他做晚飯。只見他端著一杯熱牛奶,放在桌子上,杯子里向自己的父親說了句“辛苦啦”,轉身就從口袋里掏出一瓢“嗯”的水,放回去。
陳斌爸爸打開水龍頭,看到了這對父母充滿了喜悅,也終于明白了“爸爸辛苦了”的真相。
在這對父母的影響下,陳斌順利地考上了大學,進入了自由戀愛的海洋。
在這對父母的影響下,陳斌變得越來越優秀,最后還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網紅”。
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孩子的父母就是最好的“教材”。
“雙減”落地,“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更加明顯,但是沒有人不相信。
在社會競爭中,父母、家庭都在為孩子做好“終身學習”的準備,而其中不乏有一種父母,在準備上很強,想要讓孩子在競爭中勝出,這種方法也會在無形中給孩子很大的壓力。
有人說,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財力和孩子的靈氣。其實,對于父母來說,任何一個職業都需要非常強大的物質條件和背景。
所以父母要想讓孩子以后有出息,這個投資是可以出來的,只要用心教育孩子,也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對于父母來說,他們除了要在自己孩子還有個重要的教育資源和背景音樂方面下功夫外,還要重視孩子的教育,只有父母這個“大環境”才是孩子以后最大的起跑線,而不是讓孩子成為所謂的“教育專家”。
02
父母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一種做法是不斷地給孩子灌輸知識,不斷地給孩子灌輸人生經驗,不斷的去培養孩子的求知欲。
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知識儲備,相信有一天他們能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而不是一個只知道學習的書呆子。
所以說,父母的教育,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
本文摘自:魚爸日記《孩子為什么不喜歡上學:讓孩子愛上學習的秘訣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