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談孩子不聽話的事情
格蘭特研究所在1978年做過一項歷時75年的研究,研究表明,一至4歲的幼兒中,有30%的兒童會因為不聽話被訓而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被訓那些不聽話的孩子,他們的行為,情緒,社交模式都會成為他們日后形成習慣的重要原因。
“不聽話”的孩子,并非天生就這樣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個巴掌拍不響”,“小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這樣的論調在我國是極其普遍的,正因為如此,家長們對孩子調皮的行為更是異常的看重,希望孩子們都聽話,都成龍成鳳。
但是,越是這樣的家長,越會在孩子犯錯后,通過打罵來控制孩子的情緒。
其實,家長們通過打罵孩子的方式,可以發泄自己內心的不滿,但是,孩子的感受卻是截然不同的。
孩子會在情緒失控的時候,進行毆打,家長用這4招,輕松化解孩子的情緒
1.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
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犯錯,自己就開始暴跳如雷,嘮嘮叨叨,生怕孩子犯錯誤,但是,孩子卻是個膽小鬼,不敢犯錯誤。
家長們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應該做到耐心的詢問,聽聽孩子的解釋,在了解的基礎上,告訴孩子自己為什么會生氣,想一想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對孩子耐心一點,也許孩子的理解能力,會有超出父母的意料的效果,但是對孩子而言,卻是最大的傷害。
2.懂得換位思考
父母們總是會有這樣的想法,認為自己也是從那個年紀過來的,為什么在父母眼里總是成績不好,卻總是管不了自己?
但是在孩子看來,可能是因為自己也沒有什么好的同學可以說的,在孩子眼中,可能家長會認為,自己的父母只會關心自己的學習成績,自己的行為,只是被別人當成了出氣筒,從而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因此,想要知道孩子為什么會因為家長們的“過激行為”而撒謊,從而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父母們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3.明白誠實守信
孩子之所以撒謊,是為了不讓自己被別人欺騙,為了不被家長罵。
所以,當孩子撒謊的時候,家長不要生氣,要懂得告訴孩子撒謊的嚴重性,這樣孩子才能樹立起自己的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行為習慣。
4.孩子做錯事,家長可以進行嚴厲的懲罰
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孩子犯了錯誤之后,家長無論是打還是罵,都很容易讓孩子產生畏懼,從而選擇撒謊。但是在嚴厲的懲罰之后,家長也應該讓孩子明白自己犯了錯誤,就應該勇于承擔自己的錯誤。
而且家長要知道,懲罰并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
在孩子犯錯后,家長要明確自己的態度,家長需要明確自己的教育目的,要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里,并且讓孩子認識到錯誤所在。
三、要讓孩子知錯能改,父母要注意溝通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總是會說:”我講了這么多遍,還不明白,你到底聽不懂?”””為什么你這么笨?”””行啊,別擔心,我在跟你講。”父母把這樣的話是在教育孩子,但是孩子根本聽不懂道理。
而且孩子也會認為父母講的道理是對的,他們會產生一種錯覺,就是講道理是比說教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
“父母長篇大論的說教對孩子的溝通效果是微乎其微的,父母越是這樣說,孩子越不聽,父母越是嘮叨,孩子越聽不進去,最后孩子就會出現”父母越嘮叨,孩子越聽不進”的現象。
父母的長篇大論對孩子的溝通無效,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避免長篇大論,避免出現更多無效教育。
父母要記住,長篇大論的說教,只會增加孩子的反感和不耐煩。想讓孩子學會說道理,家長就要學會適當的”順勢”順勢”,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要做到對事不對人,既要認真的讓孩子承認錯誤,家長也要積極的表揚孩子,讓孩子更愿意聽父母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