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問卷調查顯示,三成以上的孩子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如焦慮、抑郁、強迫、網癮、厭學、強迫、不理解父母、早戀、離家出走等。
我認識一位媽媽,她的孩子出現了厭學、網癮、抑郁等問題,她既焦慮又無奈。
據她描述,女兒小時候,她還會把輔導作業的事情交給學校,可現在她要面對的是,女兒不僅成了一個學習機器,而且為了提高成績,哪怕上了補習班,也得繼續寫作業,久而久之,女兒養成了寫作業磨蹭、拖拉的習慣。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好好學習,但是,并沒有意識到,我們的一廂情愿都是為了孩子好,都將焦慮的情緒傳遞給了孩子,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出氣筒”,這就造成了孩子的焦慮。
面對孩子的焦慮,我們怎樣才能讓孩子不再感受到焦慮呢?
第一,家長可以帶孩子出去旅游,讓孩子放松,曬曬太陽,把孩子的眼睛亮亮的。
只有心情舒暢了,孩子才能更有干勁去學習。
第二,家長要學會傾聽,學會發現孩子的優點,并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價值。
第三,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把焦慮的情緒傳染給孩子。
這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所以不要試圖用同樣的方法教育孩子,要給孩子適度的自由,不要讓他感覺到壓力。
04
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緒,關鍵在于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在面對焦慮的孩子時,家長首先要學會降低自己的焦慮水平。
03
引導孩子,適度焦慮是必要的
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也是我們生存的必要。但是,它不是洪水猛獸,適當的焦慮可以讓孩子具有更好的學習狀態,保持一定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成績。
適度的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它讓孩子能夠迅速的適應環境,能夠在應激狀態中保持一定的學習熱情。但是,如果焦慮過于嚴重,就會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生活,嚴重的還可能導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最后就會導致孩子無法堅持學習。
對于孩子焦慮的問題,需要家長、學校、家庭共同努力,幫助孩子進行調整。
第一步,先讓孩子用正確的方式和認識自己的焦慮
,來認識自己的焦慮,并且用冷靜的態度去接受它,
這樣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
第二步,每個人都會有情緒,而且情緒是會傳染的,我們成年人如果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肯定會感染身邊的人,影響到孩子。
第三步,要學會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讓孩子放松情緒
。
父母如果能夠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并且坦然地接受他的情緒,孩子也就更容易平靜下來。父母也可以多給孩子看一些積極的勵志書,比如名人傳記等,讓孩子從小就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保持心態的平和,這樣才能更好地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父母要給孩子一個理解和愛的環境,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這樣孩子才不會走向消極負面情緒的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