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媽媽打她的好玩的游戲,打完媽媽的“乖孩子”會夸獎他。孩子不聽話媽媽打了會說他不好。孩子開始會頂嘴,覺得自己不好,我就是這個樣子。爸爸打了會罵,覺得自己不乖,就是不尊重,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了。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超限效應”,指的是,一旦受到刺激,情緒就會變得很糟糕。家長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
當家長因為某些事情發脾氣,可以給孩子說,我現在心情不好,需要冷靜一下,待一下,等一下我和你一起解決問題。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個時候,孩子會愿意聽你說了,才會愿意聽你。
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孩子不聽話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聽不懂你的話,還是有別的原因。我們不妨試著去聽聽孩子的想法,他們的思路是什么,給他們一些建議,看看如何解決。
如果孩子提出的理由讓你接受,可以和孩子說,我理解你現在的心情,如果你能提出一些問題,我會更愿意傾聽你的想法。
如果孩子提出的理由讓你接受,而你不能接受,那么就不要對孩子進行任何的說教。
當然,對孩子進行說教,并不是“恨鐵不成鋼”的指責,而是要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是理解自己的,并且能夠從父母身上學到一些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不要對孩子進行說教,而是要以朋友的姿態,進行平等的對話,并且能夠理解孩子的感受。
多給孩子一些空間
這種方式其實是比較“簡單粗暴”的,因為孩子并沒有那么討厭家長。
所以,要想改變孩子的這種行為,就需要家長多給孩子一些空間,多一些耐心。
多給孩子一些溝通的時間
父母可以多和孩子進行溝通,詢問孩子內心的想法,這樣也可以了解孩子,孩子可能是內心的想法,家長可以在孩子面前適當的說一說,也許孩子的想法會更加的清晰。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可能會做出一些讓家長匪夷所思的事情,父母可以及時的制止孩子,但是要知道,這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時間段,孩子正處于叛逆期,所以在這個時間段里打罵只會適得其反,不如在這個時間段,讓孩子冷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