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有焦慮癥要帶孩子,所以白天都是婆婆帶孩子,晚上也都是由老人帶,周末就一家人一同陪孩子玩,除此之外有時候也要出門玩耍,特別是出門。
“為了孩子,老人和孩子兩天兩頭就去接孩子,現在知道不能時時刻刻去照顧孩子了。”張阿姨說,孫子剛出生那會,婆婆就發現了,以前孩子就是自己帶大的,現在都自己來了,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婆婆都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孩子睡著了,她就在床上給孩子講故事,孩子不聽,起來后又做手工,折騰半天。
“以前是奶奶幫忙帶,后來我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而且有時候根本不聽我的指令,我感覺她越來越難受,自己也越來越焦慮。”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從事教育問題咨詢的中,這位家長提到了孩子的情緒問題。她說,孩子脾氣大,容易情緒化,家長也經常被孩子氣到不知道打孩子。
“在孩子情緒問題時,很多家長會把原因歸結到孩子身上,覺得是孩子的錯,導致孩子不聽話。”
在她看來,孩子之所以不聽話,可能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總是用“你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來要求孩子,長期以來,孩子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不愿意跟家長溝通,甚至會因為家長的一句話而產生對老師的厭惡感。
當孩子出現問題后,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對待?
“對孩子要有合理的期望,要對孩子的能力進行評估,不能讓孩子把目標定得太高,否則孩子就會產生畏難情緒。”
劉歡歡說,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應該根據孩子自身能力制定,這樣孩子才能更加努力。“家長可以對孩子說,你在某些方面比爸爸做得更好。你看你的學習成績,還有提升空間,再加把勁,一定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04
孩子的學習就像是一個馬拉松長跑,如果遇到困難,孩子是很容易放棄的,父母要懂得鼓勵孩子,讓孩子擁有更強大的內心。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于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