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的好孩子辯論會給你帶來哪些麻煩?
「辯論大會辯手」:叛逆的孩子就是無法說出自己的意見。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辯論賽」被公布為每個人平等積分,最高在160分,最高在160分。
「辯論賽」的主要矛盾被「不聽話的孩子辯論」這件事困擾了許久,但是真正要辯論的時候,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辯論賽是鍛煉孩子思想發展的一種方法,有人用辯論訓練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也有人用辯論來鍛煉孩子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在辯論中,孩子不可能一直都是演說家。
想要讓辯論比賽更有效率,要學會「多聽少說」。
有很多家長喜歡說:「你說我家孩子沒出息,沒出息!」
而事實上,這個倒數第一的倒數第一就是倒數第一的情況。
這種說法,對孩子來說就是在說「你沒有我家孩子優秀,你沒有我家孩子優秀」。
你沒有發現孩子學習不好,其實是你自己不努力,才導致孩子不努力。
你沒有發現孩子的優點,就直接去否定孩子,甚至打擊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行。
而且在這種否定中,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很低,看不到真實的自己。
尤其是面對學習上的困難時,更容易產生悲觀情緒。
孩子因為缺乏積極的自我價值感,所以會覺得:我真的很笨,什么都做不好。
在遇到困難時,就會選擇逃避,不想學習,學習成績自然會下降。
而一個沒有價值感的孩子,很容易在學習上遇到困難。
就像你對未來的悲觀情緒,會因此而影響孩子的判斷,認為未來可能會發生在一些人身上,所以會因為沒有人指引而走錯路。
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出現嚴重的厭學情緒,最明顯的癥狀就是不想學習,害怕學習。
沒有積極向上的動力,再加上父母的高期望,成績都不會太好,他們很容易患上焦慮癥。
2.
性格變得孤僻
如果孩子長期處于父母安排和干涉的模式中,會變得內向、自卑,不敢與人交往。
父母不給孩子嘗試的機會,孩子就會越來越自卑,長大后可能就會出現很多麻煩。
3.
誘發犯罪
孩子的性格會發生變化,變得孤僻、自閉,不愛說話,不愛和周圍人接觸。
4.
出現心理問題
孩子脾氣大、愛發脾氣,父母說一句,孩子會重復說幾個,父母講不過孩子,最后孩子也就不愛說話了。
5.
不愿自已做事
一個沒耐心、沒有信心的孩子,是沒有未來的。
曾有一個6歲的男孩,經常跟爺爺奶奶一起出去玩,看上去比同齡人都要活潑、可愛,但是一回到家里就變得沉默寡言。
其實他的內心還是想要和別人一起玩,只是因為還有好多其他人在玩,他害怕自己不被朋友發現,怕自己無法獲得父母的理解,而自己也因此變得更加焦慮、孤獨、暴躁。
前不久,爸爸在后臺看到一則新聞,說有一個5歲的孩子,從幼兒園里拿了一把刀想要殺了自己的父親,結果被父親奪過,還不停地說:“你沒有死!”
被父親打了之后,男孩開始想辦法自殺。一開始就跑到陽臺上,想要跳樓。
但被父親的制止,讓男孩根本無力反抗,直接癱倒在地上,接著就是說嚎啕大哭,并且大聲喊著:“我再也不想活了。”
這個小男孩,面對父親的斥責,只能用沉默來發泄自己的不滿。
在他看來,自己就是一個定時炸彈,隨時都會爆炸,隨時都可能會引爆。
他說自己就是父母的累贅,父母是怎樣的,自己就怎樣接受。
看過紀錄片《人生七年》,覺得只要自己努力奮斗,有了一定的成就,就不會過得太辛苦。
可這一切在高二的時候,發生了變化。
父母眼里,只有成績,只有成績。
這時,這個孩子開始崩潰,有了自殺的想法。
他們終于再也不想去學校,而是一整天都宅在家里,把自己關在屋子里。
他們拒絕與父母交流,而是把自己的情緒,藏在了自己的世界中,不愿走出自己的世界,做任何人都不能理解的事。
因為在他看來,如果不把自己的生活調整好,沒有給自己的生活重新來一次機會,自己的生活還會繼續下去嗎?
如果不能,就會覺得迷茫、無助,沒有方向感,也就不想再往前走一步了。
他再也不想跟任何人說話,沉默,再沉悶。
所有人都覺得孩子這輩子都這樣了,不值得好好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