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青春期孩子的手機使用的問題,這也是一個令好多家長,甚至老師頭疼的問題。
在我們調整過的家庭當中,其實有好多的孩子已經放下了手機,而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其實也有好多方面,最起碼呢,是家長不再糾結于孩子拿手機怎么樣。
多數家長啊其實只是注意到了孩子的手機問題,網癮的問題,其實這只是表象,而對于孩子放不下手機的背后的真相,多數的家長是不了解的,他們只是擔心孩子一旦放不下手機,就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最起碼是會耽誤學習的,那以后就沒有了好的前途,由此聯想下去,就會不能承受由手機帶來的這些問題。
說起這個問題呀,有好多家長已經聽過了好多的課程,也想盡了方法,也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有效的解決辦法。
那我就從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現狀,一些家長錯誤的做法,還有應該有的模式、解決問題的方法,從這幾個方面給大家做一下分享。
當然啦,我這兒只是拋磚引玉吧。我講的這些內容是經過多次做咨詢,根據好多的案例總結出來的幾個方面,但是也并不是說可以適合每一個家庭,因為每一個家庭的孩子出現手機問題形成的原因、現狀可能都是不一樣的,如果盲目地套用一種模式,那肯定不不能夠解決你家的問題。
剛才我提到一個詞,拋磚引玉,這個玉其實就是家長會用到一些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能夠處理好自己的認知模式、關系模式、情緒模式,還有溝通模式,如果這些你都具備了的話,孩子行為上出現的問題我們是能夠解決的。
那我先說第一個大問題,就是孩子出現手機問題的原因,我從五個方面給大家做一個分享:
一個原因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導致手機成為我們生活當中信息傳遞,交流學習,上網課的重要工具,那么在這個時間,其實還有的家長認為是手機的問題,是它害了孩子,其實啊,這有點對手機不公平了,手機本身來說,它就是一個工具,它本身沒有什么錯誤,錯在哪兒呢?錯在使用的方法,還有由此帶來的問題。手機使用不當是人的問題,帶來的網癮等等也是人的問題,而手機本身確實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呢,具體到每個家庭、每位家長,每個孩子對手機功能的定位是大有區別的。
而造成孩子上網成癮的使用手機不當的第一個大問題,其實還是親子關系出現了問題,還有其他一些關系的影響,比如說家庭關系,隔代的家庭成員之間的一些矛盾沖突,還有夫妻關系問題,當然還有親子關系問題,這些關系不和諧出現了問題,那么在這種情況下,青春期的孩子已經接近成年,他有了足夠的力量,在這種情況下,你再想像他小時候一樣來控制他,那是不可能了。并且這個時間你不控制的話,還好一些,控制的話,多數家長已經有體會了,就是自取其辱。
第二個原因呢,就是平時在家庭生活當中,孩子各方面比較的單一,尤其是父母忙于掙錢,可能陪伴孩子的時間短了些,也有的是陪伴時間不短,但是陪伴的效果特別差,像那樣的情況,其實還不如不陪伴,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長。
還有一個原因呢,就是孩子是通過手機來對抗孤獨,對抗一些無聊,那么,手機在這個時間就成了他的唯一的伴侶,因為他沒有別的可以玩兒的,別的都受到這樣那樣的限制,甚至家長也沒有一些愛好,孩子自身也沒有其他的興趣和愛好,那么這種情況,那孩子就會比較孤獨,干什么呢?就通過手機來解除自己的孤獨與無聊。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多數手機成癮的孩子在平時的生活、學習各方面吧,都是多次受到打擊的,幾乎得不到別人的認可,那么他通過手機游戲可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成就感和歸屬感。比如說,玩兒團體的游戲,它可以在團隊當中找到歸屬感,通過游戲升級,他可以找到成就感等等。
還有一種原因,我想咱們家長可能深有體會,在孩子從小到大的到青春期這段時間吧,好多家長一直跟孩子的關系是“追”的關系,孩子是“逃”,但是到了青春期這個時間他就不再逃了,因為他有力量和家長對抗了。那么尤其表現在手機使用方面,小的時候家長可以把手機給拿過來啊,到慢慢的孩子長大了,再追著他要手機,不給你,你可能也沒有辦法了。
剛才我說的“追逃”模式,其實就是家長的控制模式,孩子小的時候啊,追著喂飯,追著穿衣服啊,追著給他這個,給他那個,到了稍微大了些,上幼兒園了,追著讓他學這個學那個,報各種興趣班,在各方面都要特別優秀,而生活上多數的給到的是一些“過了”的東西一一溺愛,到青春期這個時間,或者說從小學開始,家長追的就是孩子的學習了,你只要學習好,別的都不用做,或者說做別的沒有什么用處,學習好了就行了。
追著學習,追著不讓青春期的孩子玩兒手機,這個時間他能夠對抗了,就是家長體會到的那種叛逆,因為他力量有了,你再像原來那樣控制他,已經不可能有那樣的效果了。
剛才我簡單的從幾個方面分析了孩子手機成癮的原因,下面呢,我把現狀再簡單的說一下。
一到了青春期,沒有手機的孩子幾乎挺少了,有的是家長給買了新手機,有的是用的父母退下來的手機,或者用親戚給的等等等等,有的呢,孩子還能夠正常使用,用它上網課呀,用它查一些東西呀,但是沒有成癮,這當中會占到一部分。
另外還有一部分,就是孩子特別想玩兒,但是呢,和家長制定的有規則在,就是能夠自律,家長說到什么時間可以停止,甚至可以說一天玩兒多長時間,孩子還都能做到,這也是占一部分的。
另外這一部分比例就比較大了,孩子拿起手機就放不下,家長就在旁邊兒催催,也不管孩子拿著手機干什么,就這樣催,因為我們平時的管教,還有他的成長的力量沒有那么強大,所以呢,還能夠在家長的反復要求下、催促下把手機放下來。
再有一部分就比較麻煩了,手機別到手兒,一到手就放不下,放學回家,放假回家,一到家把書包往旁邊兒一扔,上來就拿起手機,拿起平板兒,在這個時間的家長啊,可能就比較粗暴的,或者說感覺到有點兒無力,又不愿放棄,就在旁邊兒嘮叨啊,催促他別光玩兒手機了,你作業怎么辦呢等等等等,但是這個時間有的孩子力量強大了,多次出現這種情景之后,他就會有時候用一個字來解決“滾”。還有的上來就是“你煩不煩啊!一邊兒去”,讓他吃飯,讓他干什么,統統不做了。甚至有的家長在這個時間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方法去把他的手機奪過來,有的摔了,有的沒收了,放起來了,這種情況,有的孩子弱一點兒的,可能就是當時不高興,就把門一關,把自己鎖在屋里;厲害一點兒的,力量再強大一些的,對抗性更強的就出現了,跟家長搶手機,甚至不惜粗暴的罵家長,甚至大打出手。
就這個現狀來說,只要是家長對手機的問題看的比較重的,那么在這個時候,就把能量和精力都糾結、糾纏到是否放下手機上了。
那這樣的糾結和糾纏,其實是沒有什么效果的,只能是愈演愈烈。
那么作為家長,對于孩子放不下手機都采取了哪些不太合理的做法呢?一般的來說,最多就是嘮叨,講道理,有的就找周圍親戚啊,朋友啊,自己認為有能量的,能說會道的這類的朋友來給孩子講道理。那么這種情況一般來說也沒有效果。我們做咨詢的時候就發現,給孩子講的道理越多,講道理的次數越多,我們調整的難度也就越大。因為通過一遍遍的嘮叨,一遍遍的講道理,一次次的試著想改變他,這起到了負強化的作用。
再一種用的比較多的方法就是沒收手機,甚至把手機摔了,把手機、路由器等等給藏起來,有的就直接斷網,在這些做法當中,咱們家長差不多都用到的是控制性的作法,杜絕,堅決制止,關系好的情況下還沒有問題,可能有一些效果,但是關系不好的話,我們是不支持這種做法的,因為好多的我們做過的案例當中,這些方式都沒有效果,甚至讓問題更惡化了。
還有一種方法,甚至有的機構也用這種方法來給家長出主意,就是他只要說不上學了,光玩兒手機,那么就把他趕出家門,就是說給他教訓,讓他出去體會一下這個社會,接觸一下社會,那對于這個趕出家門,這一點我是不敢茍同的,因為咱們面對的是青春期以下的孩子,他還沒有成年,沒有成人,在這個時間家長就把他推到社會上去,我認為這是不負責任的,并且出事兒的可能性是太大了,當然也有的孩子被制服了,那只是暫時的,以后呢?就這種模式會給孩子打下深深的烙印,他也會用這種方法,在以后自己成年、結婚、生子以后,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來對待自己的孩子,那么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那么怎么做比較合理呢?
要想讓孩子正常的使用手機,好多家長肯定會說“不是說你拿手機就不行,而是說你手機成癮,耽誤學習,影響了你的視力、身體等等,但是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親子關系,沒有給到孩子那種無條件的愛,沒有給到一些良性的陪伴,那孩子是不聽你的,他不吃你這套,那這種情況下,你的做法肯定是沒有效果的。
那我們做過的好多咨詢當中好多的案例,現在家長可以按時關網了,這個關網其實是一種規則,把手機用在家庭當中,找到一個固定的地方,規定好晚上休息的時間,那么家長和孩子共同的把手機放在那兒,規則是可以有的,但是它的前提是:必須有好的親子關系,沒有關系的教育,那根本就不是教育,不會有效果,那就還不如不教育。
跟孩子談手機的問題,好多家長談不了,因為什么自己心不靜心不定,自己就沒有信心,一談問題的時候,先把情緒上來了,擔心上來了,你自己做不好情緒管理,帶著擔心,沒有了和善而堅定,這樣的話你是談不了的,所以,有個好的情緒管理,是一個重要前提。
解決手機問題還有一個方面,就是這個溝通模式,家長可以跟孩子交談,但是怎樣交談,這里過去我講課當中提到過這個溝通模式,提到對青春期的孩子不要多說,不要嘮叨,學會閉嘴,要說的話、要講的話就要講到位,講到位的話就要有技巧,在前面我分享過一個模式叫“七三十八五十五”,關于這一點呢,如果大家不清晰,可以和我聯系,我再給大家詳細解釋。
當有了好的親子關系,情緒能夠管理,溝通模式正常的情況下,就可以建立規則了。建立規則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家長們必須注意,那就是:規則一定不要是對著孩子自己來制定,現在好多的家庭之所以這個規則執行不下去,為什么呀?就是因為這個規則就是為了孩子制定的,憑什么呀,你可以隨便的聽任何內容,隨時的都可以看快手啊,抖音等等,甚至當孩子學習的時候,你在旁邊哈哈大笑。所以,建立規則一定是通過家庭會議,全家統一,不是對某一個人。還有一個方法,孩子為什么拿著手機不放,剛才已經說過了,單一呀,孤獨,沒有別的事兒可干啊,沒意思啊,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培養孩子的其他的興趣啊,讓他有更多的愛好,轉移一下他的注意力,這樣的話,也是可以慢慢讓他放下手機的。
我要說的最后一個點,就是家長一定要做好自己,有的光盯著孩子了,把自己活沒了,自己不在了,你怎么樣幫到孩子,怎么樣能夠控制它,沒有力量,沒有興趣愛好,好像沒有了管理孩子手機這個事兒,你就沒有別的事兒可干了,你表現出來的就是那種樣子,所以呢,家長的身體力行,榜樣的力量一定要給到。
我們一段時間以來,考慮到有好多的家長靠自身的力量是不能夠解決問題的,有的家長在認知上就有問題,而自己呢,還不清楚,有的是這個關系模式存在問題,還有的情緒管理模式有問題,還有的是溝通模式不完善,不恰當。那么在這些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就想解決行為上的問題,這是不可能的,那么如果咱們自己解決不了問題的話,就可以借力呀,我們的比較成熟的“131”模式會有效的幫助到需要的家庭,幫助到這些在糾結糾纏當中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