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懲罰不聽話的男孩子?
教育男孩子最忌諱“不知者無畏”,今天分享的男孩的故事我們來看看,這里就來討論一下男孩子為什么會出現“不服管”的現象,以及怎么來懲罰男孩子的問題。
教育男孩最忌諱的就是“不知者無畏”,我們不妨先來看看男孩子為什么總是不服管。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男孩天生就喜歡調皮搗蛋,但是卻很難管住,就像武志紅老師說的,這也是很多男孩子“不服管”的原因,這種不服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武志紅老師在《為何家會傷人》中提到一個詞叫“家庭虐待”,在《愛的藝術》一書中,他這樣寫道:
“若一個人沒有愛,
將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一件事”。
要想讓男孩知道什么是愛,必須讓他看到父母如何“變好”,愛,必須讓他看到父母將自己看成一個什么樣的人,這就需要父母們充分的愛,以身作則。
在爸爸的引導下,男孩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去公園里踢足球,和同伴一起玩耍,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他每天都被寵愛包圍著。
男孩的優秀,主要取決于爸爸的引導。
教育家蔡元曾說過:“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生而為人,既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又希望他們具有創造性、創造力、好奇心和好習慣,這是很難做到的,但如果你希望孩子具有破壞性、好動、好靜、好沖動、好自我管理、遵守紀律、能認真對待學習,你就要為孩子播種一種對人終身成長有益的性格品質。”
從某種程度上說,孩子的未來是掌握在家長手里的。但我們總想著讓孩子掌握所有事情,包括學習,當然也包括培養他的創造力。
只有當我們從小對孩子進行"培養"培養,孩子才有了受用一生的機會,未來才會更有競爭力,更加游刃有余。而那些沒有得到過“培養"的孩子,即便遇到一點困難和挫折,也可能因為缺乏自信而選擇放棄。
其次,我們也要提醒一下,天下所有的家長,應該把目光都放到孩子身上,而不是關心孩子的成績。
作為孩子的父母,不要總想著將自己所有的愛都投注在孩子身上,也不要把孩子培養成溫室里的花朵。請問你自己,是否覺得自己的人生成功,與孩子的成功,并無任何聯系?是否會因孩子某一次考試成績而感到驕傲?是否有一種失望感和失望?是否有一種渴望在里面無限循環?
之所以會出現“期望效應”,是因為很多家長習慣于把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從而讓孩子沒有能夠獨立思考的空間,從而阻礙了孩子自身發展,或者說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傷害和阻礙。因此,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思想,不要總是把自己的期望強加在孩子的身上,想讓孩子按照自己設計的路線發展。
其實,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并不等于孩子在學習上是個普通人。特別是一些孩子,在學習上有自己的理想的方法,并且對自己的規劃非常有規劃,更加渴望成功。因此,父母要懂得因勢利導,避免孩子陷入“盲目攀比”的陷阱。
如果孩子很努力學習,但成績卻沒有提升,或者是因為成績的忽上忽下,那么父母可以適當的去幫助孩子,讓孩子保持心理上的“轉變”,積極的幫助孩子一起分析學習成績下滑的原因,并且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必要的時候,父母可以請教孩子一些其他同學,或者是父母給孩子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
如果孩子出現了“退出”的現象,父母也不要過于緊張,不要跟孩子生氣,通過這種方式,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心,也能夠讓孩子在內心覺得很愛自己。
今日話題:你會對孩子“退出”這件事表現出很敏感的反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