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專家曾對大量青少年心理問題進行跟蹤調查,發現在青少年當中,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達到了20%。心理學家普遍認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往往與家庭教育不當有關,親子關系惡劣,缺少溫暖與愛意,都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
青少年心理專家表示,導致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長期遭受父母的忽視、學業壓力過大、親子關系緊張等,如果不善于疏導,隨著年齡增長,人們對挫折的承受能力逐漸加強,挫折感增強,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他們對父母的負面評價非常敏感,且自我認同感降低,因此,他們傾向于用頂嘴來找尋一種心理平衡。
以頂嘴來尋求心理平衡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頂嘴是孩子不良情緒的一種發泄口。孩子和家長頂嘴,其實是一種內心的呼喊,在頂嘴的過程中,孩子內心世界不斷地吶喊、傾訴,然而父母卻偏偏把這些話當成耳旁風,甚至批評孩子,或者否定孩子的行為,這對孩子而言,是一種強烈的精神刺激,會讓他們感覺無法忍受,并且無法激起內心的任何的波瀾。
孩子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勢必會維護自己的權利,他們便會頂嘴,以此來維護自己的主權。
父母面對孩子頂嘴,感到很頭疼,如何引導孩子度過叛逆期
1、尊重孩子的表達
不要總是覺得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其實孩子有表達自己的權利的意愿是好事,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時候的孩子處于一種"我要表達"的"特殊期,可以保護孩子的表達欲望,同時也是孩子感受父母存在的一個獨立空間。
3歲左右的孩子會有更加強烈的自我意識,這個時候的孩子會有攀比心,他們想要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父母也會想要給孩子買一些自己喜歡的。
父母可以通過一些形式,比如說,給孩子買一些好吃的,因為喜歡就可以。但是父母如果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能夠尊重孩子的表達欲望,不要太過于滿足孩子的要求,這樣孩子就會有一些自由的需求,當他們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就會想要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得到。
就比如說,孩子想要什么東西,父母要征兆都能夠,比如家里東西多一些,父母平時能不能給買,父母在經濟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給孩子適當的滿足。
4、當孩子耍脾氣時,要學會控制住
每個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寶貝,每個父母都會把孩子看做自己的“小寶貝”,覺得孩子什么事情都可以由著孩子。
但是實際上,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難免會出現耍脾氣的時候,當他們因為情緒的原因發脾氣時,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任由孩子的情緒發展下去。
父母要教會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氣,這樣他們才能更加的優秀。
三、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1、學會尊重孩子
父母如果學會尊重孩子,他們也會尊重你,才會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你。有些父母沒有耐心去傾聽孩子的想法,對于孩子的想法加以否定,導致孩子更加不滿。父母應該學會尊重孩子,不要總是反駁他們的想法,而是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樣才能得到孩子的理解,并且想出更好的辦法。
2、教會孩子學會聆聽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學會聆聽,對于孩子所說的話不要急于否定,而是應該問清楚孩子真正所思所想,然后家長再去引導孩子有一個更好的表達的方式,在進行交流。這個方式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誠,也能讓孩子學會傾聽。
3、與孩子多溝通,學會聆聽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相互的,只有學會了傾聽,才能夠真正地了解孩子內心,才能夠在孩子需要時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只有了解孩子內心的需求,孩子才能夠與家長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并且家長能夠在第一時間給予孩子回應,這樣孩子才會主動向家長靠近。
所以,學會聆聽是很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與孩子溝通的語氣和表情,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重視的,這樣才能夠引起孩子的重視。這也是為什么有的孩子很少會跟家長進行溝通,甚至是與家長對著干,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他們想要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家長卻認為孩子還小,根本就聽不懂。
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頂嘴的時候,需要學會傾聽,要學會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去想讓孩子做出改變的話,那么親子溝通交流也就會更加的容易。
2、學會認真傾聽
孩子如果從來都不肯聽父母的話,那么家長也要學會認真傾聽孩子的意見,就好像我們大人學會了一件事,那么我們對一件事情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入。如果在聽孩子說話的時候,父母總是三心二意的,那么也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和我們說話。
3、允許孩子申辯
有時候,孩子并不是故意要頂嘴,而是由于孩子們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我們總是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那么勢必會讓孩子越來越不喜歡我們,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允許孩子申辯,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心理準備,還能夠讓孩子的脾氣也不會太過于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