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不聽話被人打一頓,我們大人總說孩子不聽話,但有沒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心呢?
在家庭教育中,熊孩子通常會比普通的孩子更淘氣,更難管。家長都會絞盡腦汁想各種辦法去糾正孩子的行為,可是效果,往往是適得其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孩子如此的任性呢?
爸爸怒斥孩子,網友:太強勢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采訪中,我們看到了很多這樣的情形:
孩子屢教不改,媽媽忍不住打罵了孩子,可是,爸爸卻只顧自己抽煙、喝酒、打麻將,讓孩子很是氣憤。
孩子第一次挨打,心理上不能接受,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孩子因為爸爸的打罵,而不是從前不敢向爸爸告狀的。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不聽話,媽媽可以選擇打罵的方式。那到底該怎么辦呢?
1.教育方式不正確
1.棍棒教育,因為信奉棍棒教育的父母,習慣用棍棒教育
現在的孩子不打不成器,罵,打,甚至是扔,尤其是老一輩的父母,寵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給他買什么。
家長舍不得打罵,舍不得罵,可是這樣的教育方式下的孩子,只知道任性,聽不進去話,習慣性犯錯誤,稍微一些錯誤,不給孩子立規矩,孩子就會抵觸,甚至和父母唱反調。
2.專制教育,
有的父母和孩子觀點不一樣,有的家長覺得應該嚴格教育,有的家長覺得是可以多溝通交流,給孩子立規矩。
所以,當孩子做錯事,家長總是大聲吼大吼大叫,以至于孩子不敢吭聲,因為他知道,“吼叫”是父母教育孩子最沒有用的方式。
3.驕縱教育
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驕縱孩子,對孩子愛答不理,因為自己的孩子從來不曾犯錯誤,所以孩子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誤也是正常的,父母要做的是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引導孩子改正錯誤,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和錯誤的嚴重性,所以才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懂事,變得更加規矩。
而對孩子的錯誤視而不見,這是很多家長的做法,不僅不能幫助孩子改正錯誤,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不愿意聽父母的話。
4.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使得孩子出現叛逆,也是家長比較難以接受的事情,孩子的叛逆會讓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希望,就會覺得自己的教育出現問題。
因為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孩子只能用叛逆的行為,來展現出自己的年齡不該有的一些行為,所以才會導致家長過于的失望,不能接受孩子的叛逆,更加不允許孩子叛逆,所以這個階段孩子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在家長的眼里叛逆就是不聽話,不聽話。
在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家長應該如何教育
首先,對于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孩子才會聽,同時也要給予孩子一定的尊重,父母要理解孩子,給孩子足夠的私人空間。
其次,給孩子一定的獨立空間,父母不要過于強勢的去管教孩子,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孩子如果總是不聽話,那么父母就應該反思自己,看看自己的家庭教育模式是否存在問題,不能總是將自己的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有一些情緒是無法表達出來的,那么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就更應該給予他們相應的空間,只有這樣孩子才會逐漸的把內心的話說的完全的明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對于孩子的教育,家長也要時常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存在問題,從而慢慢地去改變,爭取取得更好的結果,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后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