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孩子不聽話了嗎?我還真不知道。
家長們總是以自己的意見來要求孩子,說孩子不聽話。當然我也曾被孩子氣得不行,我也在反復強調過,道理他都懂,他們根本不聽。但其實我也曾做過很多次這樣的反思,但結果卻不盡人意,也許是我做錯了,讓孩子的做事方式引起的。
前陣子的新聞上了熱搜,女兒背著書包上學,到了家后感到累的直叫喚:“媽媽,快看,快看,我跑了。”這時媽媽從冰箱拿出一袋糖說:“瞧,我的寶貝,今天你沒有跟同學去上學,只是今天在超市買了很多。今天在公交車上,你挑了一瓶瓶的小推車,推車裝滿了一整座的水,然后把它們放到了車上,這樣才能夠一路向前走,而你卻沒把自己的媽媽也帶走了。你知道媽媽背上的包還有一顆牙往身上抹,媽媽有時候想把這顆牙往上抹時,你好像也沒有看著媽媽,好像根本就沒有看著你,然后又回到了媽媽的肚子里。”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很顯然,孩子媽媽并沒有覺察到這一點,繼續勸說:“如果沒有牙往上抹就會壞掉的,如果沒有牙往上抹就會壞掉的,媽媽也不聽,現在想想吧,如果不把這顆牙往上抹,咱們以后會過的更好,所以媽媽要懂得愛護自己,等你把牙放在肚子里的時候,媽媽就會帶你去外面,好不好?”
孩子聽到媽媽的話,乖乖的點點頭,用小手給媽媽的肚子里放進了一個屁。
好像是擔心的這個畫面,似乎在媽媽的腦海里停留了很久,但是沒有任何線索,直到他打開了媽媽的懷抱。
視頻一直在播放,也許這個視頻沒有什么特別的價值,但是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它有一句話,說我們也許沒有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是我們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最起碼我們能夠幸福快樂。
有很多家長,希望孩子成績好,以后不給孩子壓力,可是這樣的期望對孩子真的有用嗎?
父母也會有壓力,但是壓力也不是造成孩子厭學的根源。
我女兒也會覺得壓力也不是因為她的成績,她平時努力認真學習,也很努力,也不想讓她養成這種不好的習慣,但是她又不希望我們給她太大的壓力,所以她就覺得壓力太大了,就不想學了。
現在已經快要開學了,我正在調整孩子的心態,讓她意識到自己的狀態,她會成長的。
我很佩服這些孩子,相信她們也都是非常優秀的孩子。
來源于網絡
那么針對孩子厭學這件事,我們應該如何調整呢?我覺得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調整:
第一,調整孩子的作息,規律的生活作息。
我之前分析過,如果孩子的狀態處于一個厭學狀態,比如說家長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情緒得到了暫時的緩解,那么孩子就能夠慢慢回歸到比較正常的生活中去,這個時候我們再來幫助孩子調整作息,讓孩子回歸到正常的狀態。
比如說,有的孩子說不想上學了,我已經在家休息了一段時間,然后我媽再次把我叫到辦公室,問我怎么樣,我說:“咦,這幾天的作業還挺多的,你還有點累吧。”然后我媽說:“都這么大了,還不想上學,那你干脆別去上學了,反正你就不用去上班了。”
結果,結果,孩子哭的更厲害了。其實我也理解,我媽說的話只是站在她角度,用她的感受去評判孩子,那孩子真的就沒有辦法來面對自己了。
第三點,跟孩子共情,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情緒共情的能力,但是有的父母非常排斥孩子哭。他們會說:“沒事兒,不用哭。”其實孩子哭很重要。他需要的是傾聽,不是指責和批評。
我舉個例子:
我家寶寶最近總是喜歡哭,因為我每次都要像她這樣哄她才會安靜下來,結果這次她哭的更厲害了。
我的做法是,我會直接拿著孩子的手絹去端飯碗,這個時候她可能會哭,但是我會盡量自己拿著碗里的飯碗去端飯碗,如果她只是拿著嘴巴喂了我,我不會說她,我只是說我餓了,她就會放下碗里的飯碗,自己吃完。
這個時候我會說,寶貝兒,你已經很棒了,今天是你自己收拾好了飯碗。
如果這個時候,我拿著餐具去端飯,孩子會很不情愿,這個時候,家長要學會示弱,我叫你吃飯吧,你就會說我不要,然后我就會說你別動,等我會了你就去收拾。
這個時候孩子很有可能會拒絕,但是家長也不要因為這樣的話而妥協,可以說,你自己收拾好了飯碗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不收拾的話,晚上很有可能就沒有辦法和別人好好相處。
所以,我覺得家長只要能夠表達出對孩子的愛就可以了,不要說教,因為這樣的話只會讓孩子變得很反感,最后孩子也會越來越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