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家庭教育的案例(我的家庭教育優秀案例作文)
“老爹,拜拜!”每天都被這樣一句看似調皮但卻無比暖心的話叫醒。沒錯,這就是我女兒每天早晨上學對我的問候。我的女兒,剛上小學二年級,基本上不再需要家長操心,上下學無須接送、 獨立完成作業、自覺鍛煉身體、主動參與家庭勞動。對此身邊有不少朋友紛紛感嘆“乖乖女”都是別人家的。非也,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拉曾說過“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所以,沒有天生的“乖乖女”,只有教育出來的“優秀娃”。而在所有的教育中,我認為家庭教育是最基礎的,因為自孩子呱呱墜地那一刻起接觸到的便是家庭,孩子心智的健全和性情的養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在孩子心中永遠都有“十萬個為什么”,為什么我要好好學習?為什么我要做家務?為什么我要聽你的話?……一系列的疑問歸根結底源于孩子缺乏對生活的正確認知。人的行為是受認知控制的,離開正確的認知,孩子便沒有前行的目標與方向,更不清楚其行為有何意義。這就是所謂的認知不對,努力白費,觀念不打通,一切無用功。所以,教育孩子,首要任務便是打通觀念,讓孩子具備正確的人生認知。
譬如學習認知,我常常對女兒講 “我們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爸爸的責任是經營家庭,給你一個溫馨和諧的生活環境;老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將你培養成一位品學兼優的棟梁之才。爸爸和老師都做到了,你作為學生,是否也應該肩負起你該有的責任,好好學習,做到既不辜負你自己的精彩人生,也不辜負我們的殷切希望。”
譬如家務認知,我會對女兒講“你和爸爸媽媽同屬我們這個溫馨小家庭的一份子,我們都有責任為這個家付出。爸爸媽媽每天辛勤上班,回家還要給你做飯、輔導作業,但我們從不抱怨,因為我們要對這個家負責,你是否也應該考慮力所能及的為家里做點事情呢。” 當然在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孩子當朋友一樣交心聊天,把孩子當客戶一樣用心經營,切記不能一味生搬硬套地強行灌輸,更不能說不通就武力威懾。何時何地采用何種方式溝通都十分講究。要相信,天下都是談出來的,更何況是自己的孩子呢,只要走心,沒有講不通的理,教育不了的人。一旦孩子內心深處扎根了正確的認知,懂得了愛與責任,信服了你的理念,那你的期望自然水到渠成。
當然,偉大的思想只有付諸行動才能成為壯舉。孩子雖然具備了正確的認知,但作為年幼的她卻不知該如何去做。這個時候作為家長就必須當好孩子的第一個教練。我平均每天至少會花3小時全身心陪著我女兒,無論是學習、運動、勞動、旅行、游玩,都會陪著她,因為陪伴才是孩子最好的禮物。
學習上,我會運用各種適用于她現階段的方式方法教她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我做她看,她做我看,相互探討。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需要有一定的水平,要讓孩子信服你,崇拜你,這樣她才會發自內心地跟著你一起成長。
生活上,從她一歲多開始我便帶著她出去旅游,坐飛機、坐高鐵、坐輪船、吃美食、賞美景、拍美照、玩時尚。這樣不但開拓了她的視野,加深其對世界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她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更期待著成長。
俗語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只要我做好了模范,毫無擔憂,我的孩子一定會做得更好。我能成為她心中的萌大叔,她便可以成為我喜愛的小蘿莉。我在陪同孩子的過程中,她永遠是王者,而我只是助攻,我從不嘗試著指揮她,更不會幫她完成所有事情。而是循循善誘,給她方法給她工具,畢竟授人以魚永遠不如授人以漁。
我很清楚,持續優秀才是真的優秀,三分熱情培養不出真正優秀的孩子。大多數人一時做到很容易,但最終能堅持下來的卻沒有幾個。因為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所以,我和女兒達成共識,一起制定了一套切實可行的作息時間和成長計劃,同時附加了嚴苛的獎罰條款。她執行,我監督,各司其職,嚴格落實,賞罰分明,定期總結。潛移默化中優秀慢慢就會變成一種習慣。這才有了我開篇所說的“我的女兒,剛上小學二年級基本上就不需要我們操心了。”因為她已經將很多優秀的習慣逐漸養成。當然,路漫漫其修遠兮,這僅僅只是開始,未來值得我們期待和提升的地方還有很多,我也將陪同我的女兒繼續一路前行,風雨無阻。
我堅信,父母的犧牲有多大,孩子未來的成長就有多大。少貪一杯酒、少抽一支煙、少摸一把牌、少玩一把Game,將有限的時間投入到孩子無限的成長中,孩子的未來必定可期,奧利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