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多久結束?
青少年叛逆期結束的表現形式是什么?
叛逆期大致出現在青少年的表現形式。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1、經常和父母頂嘴、對著干;
2、情緒波動很大,脾氣很暴躁;
3、和父母的交流變少,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
4、討厭被命令、被要求,和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少;
5、經常頂撞父母、不理睬父母;
6、沉迷游戲、不按時睡覺;
7、逃課、離家出走。
如果父母不重視孩子叛逆期的表現,不知道該如何管教孩子,正確引導孩子,孩子會更加優秀。
一、孩子叛逆期的表現
1、破壞性強
:摔東西、拆玩具、亂寫亂畫、撕書、故意把玩具丟的滿地都是。
2、倔強固執,情緒反應激烈
:堅持要特定的某一件東西,即使是外表相同的也不要;堅持要穿某件衣服某個品牌的鞋子;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戲,每次都是因為他想和大家一起玩,否則就會發脾氣;堅持要外出時,為了不被其他人討厭,最好把玩具按照他的想法換著玩。
3、不聽父母話,不按照父母要求做
:對于父母的要求,不聽他的就大哭大鬧,父母要理解小孩,讓小孩順從、停止哭泣。
4、過分追求完美,遇到挫折就喜歡逃避
:因為總是達不到父母的要求,達不到父母的要求而生氣、發脾氣,甚至是通過自傷來懲罰自己,父母一旦看到孩子有這些表現,就會覺得孩子不聽話,做什么事情都得不到自己的要求。而實際上,孩子的這些行為,都是孩子內心焦慮的體現,這種焦慮也可能會遺傳。
5、父母本身就存在焦慮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如果父母經常焦慮,孩子也會繼承,父母的焦慮和暴躁情緒也會遺傳。
6、父母經常把不良情緒帶到家里來
:孩子一見到父母就發脾氣,父母自己也會發脾氣。孩子出現了一些問題行為,如不聽話、學壞了、和父母對著干等,這種問題在父母的身上就會被解決掉。
7、父母害怕孩子犯錯誤
:有些父母在看到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們的孩子還會因為害怕做某件事情而說謊,這是非常危險的,孩子也不知道自己犯錯誤了,在未來他們會慢慢變得不誠實。父母如果對孩子撒謊,也要去做正確的事情。
6、父母要將“身教”與“言教”分開
父母對孩子的行為舉止要有正確的引導,不要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承認錯誤,要培養孩子敢于承擔責任的品質。如果父母因為自己的事情沒有做好,就直接批評孩子,那么孩子就會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更加缺乏自信,這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父母要懂得將“身教”與“言傳”相結合,
言傳身教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如果家長希望孩子誠實守信,那么,就必須要將“身教”和“言傳”相結合,父母要做好榜樣。如果家長要求孩子誠實守信,那么,自己要首先做誠實守信的人。如果家長要求孩子不說臟話,不撒謊,那么,自己首先就要誠實守信。
言傳身教最好的教育是身教,身教不如言傳。一個不守信用的人,是沒有教養的人。
3、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
父母工作繁忙,難免會顧不上陪伴孩子,或是將孩子交給老師,或是交給親戚朋友,手機等電子產品來陪伴孩子,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自然而然會受到影響。
想要孩子聽話懂事,父母就要做好榜樣,自己首先要控制自己不撒謊,努力從日常行為中養成誠實守信的習慣。
其實,想要孩子聽話懂事,最好的方法是“蹲下來和孩子說話”,父母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孩子自然會尊重父母的意見。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可以用以下方法教育引導孩子。
01
和孩子站在同一個角度看問題
有時候,家長覺得孩子犯錯了,自己就可以批評孩子,覺得孩子沒有錯,但事實上,批評的對象是孩子,孩子當然可以不犯錯,但是孩子要學會從錯誤中成長。
錯誤和孩子一起成長,可以是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要做到真正的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是相互成就的。
我們要放下父母的架子,在平等的角度,和孩子做朋友,做他的知心朋友。
孩子說:“媽媽,我想和你說說話。”
寶媽說:“我想聽聽你的想法,好嗎?”
孩子說:“當然,媽媽,我想和你說個小秘密。”
寶媽說:“我工作很忙,但是很放松,你還記得上次和你談心的時候,你說我能和你說說說心里話嗎?”
孩子說:“記得。”
寶媽說:“那你希望媽媽做什么呢?”
孩子說:“希望你能多陪陪我,多和我交流。